中小学农事教育研究初探
| 目录 | 第3-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序言 | 第7-10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看农事教育的必要性 | 第10-19页 | 
| 第一节 粮食安全问题 | 第10-12页 | 
| 一、中国粮食生产八连增背后的隐忧 | 第11-12页 | 
| 二、世界粮食危机 | 第12页 | 
| 第二节 现代农业的弊端 | 第12-14页 | 
| 一、化肥、农药对水土的污染和食品的破坏 | 第12-13页 | 
| 二、转基因技术的危害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的冲击 | 第14-17页 | 
| 一、城市化、工业化的阴影 | 第14-15页 | 
| 二、文化视野下的农村和城市的冲突 | 第15-17页 | 
| 第四节 农事教育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农事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践基础 | 第19-30页 | 
| 第一节 农事教育的指导思想——农本理想 | 第20-24页 | 
| 一、农本理想彰显生态发展理念 | 第20-22页 | 
| 二、农本理想蕴涵道德和政治理想 | 第22-24页 | 
| 第二节 农事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24-30页 | 
| 一、20世纪中国农业教育的变迁 | 第24-26页 | 
| 二、日本农业教育的经验 | 第26页 | 
| 三、印度农业教育的优势 | 第26-27页 | 
| 四、以色列农业教育特色 | 第27-28页 | 
| 五、几点启示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农事教育的基本制度设计 | 第30-38页 | 
| 第一节 农事教育基本制度安排 | 第30-34页 | 
| 一、向民间开放 | 第31-32页 | 
| 二、建立农事教育的专门法规 | 第32-33页 | 
| 三、构建农事教育体制结构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关于农事学校的设想 | 第34-38页 | 
| 一、农事教育的目标 | 第34-35页 | 
| 二、农事教育的对象 | 第35页 | 
| 三、农事教育的师资 | 第35页 | 
| 四、农事学校的校园布局 | 第35-36页 | 
| 五、农事学习的渠道 | 第36页 | 
| 六、农事教育的课程设置 | 第36-37页 | 
| 七、农事教育的基本方法 | 第37-38页 | 
| 附:调查问卷 | 第38-39页 | 
| 注释 | 第39-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后记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