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 本文结构及关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1 本文结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关注的几个问题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与社区发展理论 | 第11-15页 |
1.3.1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2 社区发展理论 | 第13-15页 |
2 楼宇服务站基本情况 | 第15-20页 |
2.1 楼宇服务站的现状 | 第15-17页 |
2.1.1 楼宇服务站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2 楼宇服务站建站背景 | 第16页 |
2.1.3 楼宇服务站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2 北京市 A 楼宇服务站基本情况简介 | 第17-20页 |
2.2.1 A 楼宇情况 | 第17页 |
2.2.2 A 楼宇服务站情况 | 第17-20页 |
3 个案分析—以 A 楼宇服务站为例 | 第20-30页 |
3.1 楼宇商户需求与服务站服务供给 | 第20-23页 |
3.1.1 楼宇商户需求 | 第20-22页 |
3.1.2 A 楼宇服务站服务供给 | 第22-23页 |
3.2 楼宇商户需求与 A 楼宇服务站服务供给矛盾 | 第23-24页 |
3.3 从社区发展角度分析服务与需求矛盾原因 | 第24-30页 |
3.3.1 行政化色彩浓厚 | 第25-26页 |
3.3.2 服务站服务定位偏差 | 第26-28页 |
3.3.3 服务流于形式 | 第28-30页 |
4 社工介入的建设性思考 | 第30-34页 |
4.1 楼宇服务站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30-31页 |
4.1.1 明确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 | 第30页 |
4.1.2 加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 | 第30-31页 |
4.1.3 充分发挥服务站公益性组织及志愿者优势, | 第31页 |
4.2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引入 | 第31-34页 |
5 总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