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我国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非营利法人及法律规制基本概念第11-16页
    2.1 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法人的界定第11-13页
        2.1.1 非营利组织概念第11页
        2.1.2 非营利法人概念第11-12页
        2.1.3 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法人的区别第12-13页
    2.2 非营利法人的组织形式第13-14页
        2.2.1 我国非营利法人的组织形式第13页
        2.2.2 英、美非营利法人的组织形式第13-14页
    2.3 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第14-16页
        2.3.1 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界定第14页
        2.3.2 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14-16页
第三章 非营利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第16-21页
    3.1 非营利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界定第16页
    3.2 我国非营利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立法现状第16-17页
    3.3 非营利法人权力机构第17-18页
        3.3.1 非营利法人权力机构运行第17页
        3.3.2 非营利法人权力机构决议第17-18页
    3.4 非营利法人执行管理机构第18-19页
        3.4.1 董事会组成第18页
        3.4.2 董事义务第18-19页
    3.5 非营利法人内部监督机制第19-21页
        3.5.1 监事会和首席执行官第19-21页
第四章 非营利法人外部监督第21-26页
    4.1 非营利法人政府监督第21-23页
        4.1.1 英、美非营利法人政府监督第21-22页
        4.1.2 我国非营利法人政府监督状况第22-23页
    4.2 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第23-26页
        4.2.1 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概念第23页
        4.2.2 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的必要性第23页
        4.2.3 美、德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理论第23-26页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5.1 我国非营利法人体系不健全第26-27页
        5.1.1 非营利法人法律分类不科学第26页
        5.1.2 非营利法人立法不完善第26-27页
    5.2 我国非营利法人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不足第27-28页
        5.2.1 董事会有待改进第27页
        5.2.2 监事会作用有限第27-28页
    5.3 我国非营利法人外部监督缺失第28-30页
        5.3.1 我国非营利法人政府监督不力第28-29页
        5.3.2 我国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制度缺位第29-30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非营利法人法律规制的建议第30-37页
    6.1 确立我国非营利法人体系第30-32页
        6.1.1 科学划分非营利法人第30页
        6.1.2 引入社会企业组织形式第30-31页
        6.1.3 完善非营利法人立法体系第31-32页
    6.2 改进我国非营利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第32-34页
        6.2.1 改革非营利法人董事会机制第32-33页
        6.2.2 设立非营利法人监事会第33-34页
    6.3 重构我国非营利法人外部监督第34-37页
        6.3.1 强化我国非营利法人政府监管第34-36页
        6.3.2 建立我国非营利法人司法审查制度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楼宇服务站--以北京市A楼宇服务站为例
下一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