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张元作品的艺术语言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艺术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关系 | 第7-8页 |
第二节 纳张元及其作品简介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一、 彝山纪事 | 第14页 |
二、 呢喃母语 | 第14页 |
三、 城市牧歌 | 第14页 |
四、 其他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纳张元作品艺术语言的意象性 | 第15-32页 |
第一节 彝族山歌歌词——味外之旨 | 第15-20页 |
第二节 丰富的修辞格运用——有意味的言语形式 | 第20-32页 |
一、 比喻 | 第21-25页 |
二、 比拟 | 第25-28页 |
三、 排比 | 第28-29页 |
四、 夸张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纳张元作品艺术语言的民族美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古底方言词语的使用 | 第33-45页 |
一、 方言动词的使用 | 第33-36页 |
二、 方言名词和地域名词的使用 | 第36-41页 |
三、 方言形容词和副词 | 第41-45页 |
第二节 不同语境中的粗俗语 | 第45-48页 |
第三节 称谓和命名 | 第48-51页 |
一、 拟亲属称谓 | 第48-50页 |
二、 人物命名 | 第50-51页 |
第四节 谚语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纳张元作品语言的韵律美 | 第53-61页 |
第一节 拟声词的锤炼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四字格的应用 | 第56-58页 |
第三节 重字叠音的声韵美 | 第58-61页 |
一、 AA 式 | 第59页 |
二、 AABB 式 | 第59页 |
三、 ABB 式 | 第59页 |
四、 ABAB 式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