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步骤与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1.5 研究路线 | 第16页 |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流程再造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27页 |
2.1 流程再造理论发展 | 第18-19页 |
2.2 国内外医院流程再造研究情况 | 第19-21页 |
2.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2.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20-21页 |
2.3 医院流程再造相关理论介绍 | 第21-26页 |
2.3.1 医院流程再造的分类 | 第21-22页 |
2.3.2 医院流程再造的原则 | 第22-24页 |
2.3.2.1 以患者为导向原则 | 第22-23页 |
2.3.2.2 以流程为中心的原则 | 第23页 |
2.3.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23页 |
2.3.2.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 第23-24页 |
2.3.2.5 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24页 |
2.3.3 医院业务流程再造的阶段 | 第24-25页 |
2.3.4 医院流程再造研究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3.4.1 ASME流程分析法 | 第25-26页 |
2.3.4.2 鱼骨图分析法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T医院流程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3.1 T医院简要介绍 | 第27-28页 |
3.2 T医院门诊流程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3.3 T医院门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T医院流程再造方案的设计 | 第35-49页 |
4.1 成立流程再造小组 | 第35-36页 |
4.2 T医院流程再造分析 | 第36-38页 |
4.2.1 T医院发展形势发析 | 第36-37页 |
4.2.2 T医院流程再造的内部分析 | 第37-38页 |
4.3 T医院流程再造方案的设计原则 | 第38页 |
4.4 门诊流程的重新设计 | 第38-48页 |
4.4.1.优化门诊预约机制 | 第38-39页 |
4.4.2.借助线上信息化手段优化就诊流程 | 第39-44页 |
4.4.2.1 改进专家预约流程 | 第39-40页 |
4.4.2.2 改进选择专家流程,缓解患者选择焦虑 | 第40-41页 |
4.4.2.3 信息化分诊,减少二次就诊流程。 | 第41-42页 |
4.4.2.4 明确排队时间,降低患者对于未知的心理焦虑感 | 第42-43页 |
4.3.2.5 检验、检查结果自助查询、打印,解放窗口服务人员 | 第43页 |
4.4.2.6 增加人性化提醒,提高就诊便捷性 | 第43-44页 |
4.4.3 线下加强自助机的推广,缩短就诊时间 | 第44-47页 |
4.4.3.1 自助发卡 | 第45页 |
4.4.3.2 自助挂号 | 第45-46页 |
4.4.3.3 自助缴费 | 第46页 |
4.4.3.4 自助预约 | 第46-47页 |
4.4.3.5 自助查询与打印 | 第47页 |
4.4.4 建设数字化自动西药系统,实现药品管理科学化 | 第47-48页 |
4.4.5 创设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流程,最大可能减少病人往返 | 第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T医院流程再造方案的评价 | 第49-58页 |
5.1 评价的原则 | 第49页 |
5.2 评价的方法 | 第49页 |
5.3 流程再造的定量分析 | 第49-53页 |
5.3.1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介绍 | 第49-50页 |
5.3.2 专家专业分布 | 第50页 |
5.3.3 专家年龄结构 | 第50-51页 |
5.3.4 专家职务结构 | 第51页 |
5.3.5 德尔菲法实施 | 第51-53页 |
5.4 流程再造的定性分析 | 第53-56页 |
5.4.1 患者方面 | 第53-55页 |
5.4.2 医院方面 | 第55页 |
5.4.3 社会方面 | 第55-56页 |
5.5 持续改进的建议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总结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问卷)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