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2.1 学习适应性 | 第12-14页 |
2.1.1 学习适应性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学习适应性的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2.1.3 学习适应性的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第14-18页 |
2.2.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 第14页 |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研究 | 第14-15页 |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2.4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养研究 | 第16-18页 |
2.3 团体辅导 | 第18-19页 |
2.3.1 团体辅导的定义 | 第18页 |
2.3.2 自我效能感的团体辅导研究 | 第18-19页 |
2.4 寄宿制学生 | 第19-20页 |
2.5 文献的总结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0-22页 |
2.5.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 第20页 |
2.5.2 研究构想和假设的提出 | 第20-22页 |
3 研究一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寄宿制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 第22-2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被试 | 第2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3.5.1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第23页 |
3.5.2 学习适应性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23-25页 |
4 研究二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对寄宿制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25-3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4.2 研究被试 | 第25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25-27页 |
4.3.3 研究过程 | 第27-28页 |
4.3.4 统计方法 | 第28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4.4.1 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干预前同质性检验 | 第28页 |
4.4.2 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干预后比较结果 | 第28-29页 |
4.4.3 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 | 第29页 |
4.4.4 实验组实验干预后前测和追踪测的结果比较 | 第29-31页 |
5 讨论 | 第31-38页 |
5.1 寄宿制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5.2 寄宿制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 第32-33页 |
5.3 团体辅导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5.4 团体辅导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长效性分析 | 第35-36页 |
5.5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36-38页 |
6 教学建议 | 第38-41页 |
6.1 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和养成教育,关注和提升寄宿生的学习适应性 | 第38页 |
6.2 培养寄宿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 第38-40页 |
6.3 班级团体辅导是培养寄宿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40-41页 |
7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