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以海南中学和湛江市部分高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语文美育的内涵分析 | 第10-11页 |
(二)当下语文课堂美育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三)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内容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美育的研究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美育浅解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语文美育 | 第17-19页 |
第三节 高中语文美育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0-34页 |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0-29页 |
一 调查对象构成 | 第20-21页 |
二 来自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 | 第21-25页 |
(一)教师对审美教育的了解程度 | 第21-22页 |
(二)教师对在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的情况 | 第22-24页 |
(三)教师自身对美育的个人学养情况 | 第24-25页 |
三 来自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 | 第25-29页 |
(一)学生对教师本身的审美期待 | 第25-26页 |
(二)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审美期待 | 第26-27页 |
(三)高中语文课堂中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情况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课堂中审美教育缺失的原因 | 第29-34页 |
一 审美教育的内涵并不明确 | 第29-30页 |
二 高中阶段语文美育评价系统的缺失 | 第30-31页 |
三 教师和学生的局限性 | 第31页 |
四 应试教育对审美教育的束缚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的问题 | 第34-40页 |
第一节 语文教材及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 语文教材仍“美中不足” | 第34页 |
二 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难以开展美育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语文教师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 教师的衣着打扮不当 | 第35-36页 |
二 语文教师语言会影响学生对美的体会 | 第36页 |
三 教师的行为影响美育的进展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多媒体和板书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 多媒体应用不当与美育的冲突 | 第37-38页 |
二 板书不精而缺乏美感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完善教材和提高教师素养是美育的基础 | 第40-42页 |
一 教材的选文和板块分布是美育的关键 | 第40-41页 |
二 教师的引导是美育的桥梁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教师本身是美育的传播者 | 第42-44页 |
一 教师的形象要端庄得体 | 第43页 |
二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美育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班级文化是审美教育的助燃剂 | 第44-45页 |
一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的精神支柱。 | 第44页 |
二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是课堂进行审美教育的起步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多媒体和板书是美育的辅助力量 | 第45-47页 |
一 多媒体让美育“活”起来 | 第45-46页 |
二 板书是中国文字美育的传承。 | 第46-47页 |
第五节 课后美育是美的延续 | 第47-50页 |
一 课后阅读是语文美育的延伸 | 第47页 |
二 语文课后的美育还是文化传播的渠道 | 第47页 |
三 课后作业的美育是学生与教师情感交流的窗口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