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混合式学习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反思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混合式学习设计理论及原则 | 第16-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混合式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 | 第16-18页 |
2.2.1 教学手段的区别 | 第17页 |
2.2.2 教学形式的区别 | 第17页 |
2.2.3 教师角色的区别 | 第17页 |
2.2.4 课堂时间分配的区别 | 第17页 |
2.2.5 教学评价方式的区别 | 第17-18页 |
2.3 混合式学习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3.3 教育传播理论 | 第19-20页 |
2.4 混合式学习设计原则 | 第20-22页 |
2.4.1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 第20-21页 |
2.4.2 以网上学习资源为支撑 | 第21页 |
2.4.3 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 第21-22页 |
2.4.4 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 第22页 |
2.5 教学评价 | 第22-24页 |
2.5.1 电子学档评价 | 第22页 |
2.5.2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 第22-23页 |
2.5.3 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统一 | 第23-24页 |
第3章 初中语文阅读情况分析 | 第24-34页 |
3.1 初中生心理认知特点 | 第24-26页 |
3.1.1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 第24页 |
3.1.2 初中生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 第24-25页 |
3.1.3 初中生记忆能力发展的特点 | 第25页 |
3.1.4 初中生心理认知特点与教学的关系 | 第25-26页 |
3.2 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现状 | 第26-29页 |
3.3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授状况 | 第29-30页 |
3.3.1 应试教育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第29-30页 |
3.3.2 班额过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 第30页 |
3.3.3 教学条件落后阻碍学习能力提升 | 第30页 |
3.4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编撰现状 | 第30-31页 |
3.4.1 文章篇目选取不合理 | 第30-31页 |
3.4.2 单元结构安排不合理 | 第31页 |
3.4.3 文言文与现代文比例不合理 | 第31页 |
3.5 新课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 第31-34页 |
3.5.1 阅读教学理念的变化 | 第32页 |
3.5.2 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 第32-34页 |
第4章 初中语文阅读混合式学习设计 | 第34-45页 |
4.1 初中语文阅读混合式学习分析 | 第34-35页 |
4.1.1 学习目标分析 | 第35页 |
4.1.2 学习内容分析 | 第35页 |
4.2 学习策略与内容呈现设计 | 第35-37页 |
4.2.1 学习策略的设计 | 第35-37页 |
4.2.2 学习内容媒体的呈现方式设计 | 第37页 |
4.3 阅读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 | 第37-41页 |
4.3.1 多元教学形式活动设计 | 第38-39页 |
4.3.2 多元学习载体活动设计 | 第39-41页 |
4.4 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 | 第41-43页 |
4.4.1 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41-43页 |
4.4.2 多元展示活动改良评价方式 | 第43页 |
4.5 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 | 第43-45页 |
第5章 初中语文阅读混合式学习实证研究 | 第45-56页 |
5.1 混合式学习应用案例分析 | 第45-56页 |
5.1.1 学习案例实施情况分析 | 第52-55页 |
5.1.2 学习结论分析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前测量表 | 第61-62页 |
附录B 后测量表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