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干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2 自我控制相关理论 | 第11-13页 |
1.2.1 精神分析学派 | 第11页 |
1.2.2 行为主义学派 | 第11页 |
1.2.3 社会学习学派 | 第11-12页 |
1.2.4 认知发展学派 | 第12页 |
1.2.5 自我控制的模型 | 第12-13页 |
1.3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特点 | 第13-15页 |
1.4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的因素 | 第15-16页 |
1.4.1 生理因素 | 第15页 |
1.4.2 环境因素 | 第15-16页 |
1.4.3 情绪调节 | 第16页 |
1.4.4 人格特质 | 第16页 |
1.5 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研究 | 第16-21页 |
1.5.1 自我控制的干预研究 | 第16-18页 |
1.5.2 干预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2.2 研究的目的 | 第21页 |
2.3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22页 |
2.4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2 研究工具和材料 | 第23-24页 |
3.2.1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问卷》 | 第23页 |
3.2.2 《自控力干预活动方案》 | 第23-24页 |
3.3 实验设计 | 第24页 |
3.4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6-31页 |
4.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情况 | 第26页 |
4.2 前测结果 | 第26页 |
4.3 后测结果 | 第26-29页 |
4.4 追踪研究结果 | 第29页 |
4.5 质性研究结果 | 第29-31页 |
5 讨论 | 第31-35页 |
5.1 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讨论 | 第31页 |
5.2 前后测结果的讨论 | 第31-33页 |
5.3 追踪结果的讨论 | 第33页 |
5.4 干预方案的讨论 | 第33-35页 |
6 结论 | 第35-36页 |
7 局限与展望 | 第36-37页 |
7.1 局限 | 第36页 |
7.2 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52页 |
附图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