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1.2.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供应商绩效考核与激励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2 供应商管理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2.1 供应商管理发展概况 | 第13页 |
2.2 供应商管理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2.2.1 供应商关系管理 | 第13-15页 |
2.2.2 供应商绩效评估 | 第15-16页 |
2.2.3 供应商风险管理 | 第16-18页 |
3 MC(常州)公司及其供应商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3.1 MC(常州)公司简介 | 第18-19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18页 |
3.1.2 公司产品情况 | 第18-19页 |
3.2 MC(常州)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3.2.1 供应商选择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3.2.2 供应商绩效评估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3.2.3 供应商风险管理和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 第21页 |
3.3 MC(常州)公司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3.1 供应商选择评估系统不完善 | 第21页 |
3.3.2 供应商绩效评估落后 | 第21-22页 |
3.3.3 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 | 第22页 |
3.3.4 供应商风险管理问题 | 第22-23页 |
3.4 MC(常州)公司优化供应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3.4.1 降低运营成本 | 第23页 |
3.4.2 控制产品质量 | 第23页 |
3.4.3 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23-24页 |
4 MC(常州)公司供应商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第24-47页 |
4.1 MC(常州)供应商管理优化基本原则 | 第24页 |
4.1.1 基于供应链基础 | 第24页 |
4.1.2 树立“双赢”合作理念 | 第24页 |
4.1.3 实施供应商分类管理 | 第24页 |
4.2 MC(常州)供应商选择体系优化 | 第24-31页 |
4.2.1 供应商选择流程优化设计 | 第24-26页 |
4.2.2 供应商选择审核内容与方式 | 第26-27页 |
4.2.3 供应商选择审核范围设计 | 第27-28页 |
4.2.4 供应商选择审核指标设计 | 第28-31页 |
4.3 MC(常州)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优化 | 第31-38页 |
4.3.1 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第31-33页 |
4.3.2 成立绩效评估小组 | 第33页 |
4.3.3 制定绩效评估计分标准 | 第33-36页 |
4.3.4 确定KPI指标权重 | 第36页 |
4.3.5 建立供应商激励机制 | 第36-38页 |
4.4 MC(常州)供应商风险管理优化 | 第38-43页 |
4.4.1 建立供应商风险管理体系 | 第38-39页 |
4.4.2 供应商风险识别 | 第39-40页 |
4.4.3 供应商风险评估 | 第40-42页 |
4.4.4 供应商风险应对防范措施 | 第42-43页 |
4.5 MC(常州)供应商关系管理优化 | 第43-47页 |
4.5.1 对供应商进行分类 | 第43-44页 |
4.5.2 供应商关系建立 | 第44-45页 |
4.5.3 供应商关系优化方案 | 第45-47页 |
5 MC(常州)公司供应商管理优化方案效果预测及后续保障措施 | 第47-49页 |
5.1 优化方案效果预测 | 第47-48页 |
5.2 优化方案后续保障措施 | 第48-49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