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朱自清语文教育观发展轨迹 | 第13-18页 |
第一节 产生阶段:人格教育观与学科目的观的初步提出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发展阶段:人格教育观与学科目的观的具体细化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成熟阶段:人格教育观与学科目的观的系统完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朱自清“人格教育观”研究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人格教育观的理论背景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人格教育观的独特内涵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人格教育观与语文教育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朱自清“学科目的观”探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学科目的观内涵解读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学科目的观的实践呈现 | 第26-37页 |
一、阅读教学 | 第26-30页 |
二、写作教学 | 第30-33页 |
三、口语交际教学 | 第33-37页 |
第四章 朱自清语文教育观的当代意义 | 第37-42页 |
第一节 教育需立人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教师需有信仰 | 第38-40页 |
一、语文教师要善于读书 | 第38-39页 |
二、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 | 第39-40页 |
三、语文教师要善于研究 | 第40页 |
第三节 教材需严选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