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9-11页 |
一 中缅胞波情谊深厚 | 第9页 |
二 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 | 第9页 |
三 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四 缅甸果敢族的特殊身份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缅甸腊戌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果敢方言及其语音系统 | 第13-15页 |
第五节 普通话韵母习得偏误调查对象及方案设计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果敢族学生普通话韵母偏误调查结果统计与描述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学习汉语的基本信息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普通话韵母读、写偏误情况 | 第19-24页 |
一 听写情况 | 第21-22页 |
二 朗读情况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辨认偏误情况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果敢族学生普通话韵母偏误原因分类及偏误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偏误原因分类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前后鼻音韵母偏误原因分析 | 第29页 |
一 果敢方言的影响 | 第29页 |
二 缅语的影响 | 第29页 |
第三节 卷舌韵母er和非卷舌韵母e偏误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一 果敢方言的影响 | 第29页 |
二 缅语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四节 韵母uan和韵母un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页 |
一 果敢方言的影响 | 第30页 |
二 缅语的影响 | 第30页 |
第五节 圆唇韵母u和不圆唇韵母i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一 果敢方言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 缅语的影响 | 第31页 |
第六节 韵母in和韵母ian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一 果敢方言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 缅语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果敢族学生普通话韵母偏误解决对策 | 第33-37页 |
第一节 前后鼻音韵母偏误解决对策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卷舌韵母er和非卷舌韵母e偏误解决对策 | 第34页 |
第三节 韵母uan和韵母un偏误解决对策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圆唇韵母u和不圆唇韵母i偏误解决对策 | 第35页 |
第五节 韵母in和韵母ian偏误解决对策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果敢族学生普通话韵母语音教学建议 | 第37-43页 |
第一节 设置专门的汉语拼音课程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选用高水平的汉语拼音教材 | 第38页 |
第三节 提高汉语教师的汉语语音教学能力 | 第38-39页 |
第四节 采用多种韵母教学法 | 第39-41页 |
一 带音法 | 第39页 |
二 观察法 | 第39-40页 |
三 夸张法 | 第40页 |
四 拼读法 | 第40页 |
五 对比法 | 第40页 |
六 手势法 | 第40-41页 |
第五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 第41-42页 |
第六节 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 第42-43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43-47页 |
第一部分 学习中文基本信息 | 第43-44页 |
第二部分 韵母读、写偏误情况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 韵母辨认偏误情况 | 第45-47页 |
1、前鼻音和后鼻音 | 第45页 |
2、er和e词组 | 第45-46页 |
3、i和u词组 | 第46页 |
4、un和uan词组 | 第46页 |
5、in和ian词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