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各类钢结构论文

半刚性钢框架—薄板深梁结构抗侧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1.1 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发展概况第8-10页
    1.2 钢板深梁和半刚性连接的概念第10-14页
        1.2.1 钢板深梁的概念第10-12页
        1.2.2 梁柱半刚性节点的概念第12-14页
    1.3 深梁和半刚性连接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14-20页
        1.3.1 深梁在国外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1.3.2 深梁在国内的研究概况第15-17页
        1.3.3 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4 目前尚存在的问题第20页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结构理论分析第22-49页
    2.1 框架结构分类第22-28页
        2.1.1 半刚性钢框架的特点第22-23页
        2.1.2 钢结构连接的分类第23页
        2.1.3 采用线性的M-θ曲线的节点分类方法第23-25页
        2.1.4 欧洲规范 EC3 建议的节点分类方法第25-26页
        2.1.5 采用非线性M-θ曲线的节点分类方法第26-28页
    2.2 幂函数模型第28-38页
        2.2.1 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四参数幂函数模型第28-29页
        2.2.2 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初始抗弯刚度 R_(ki)第29-32页
        2.2.3 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M_u第32-38页
    2.3 钢板深梁的弹性屈曲解析求解方法第38-42页
        2.3.1 小挠度板的平衡方程第38-39页
        2.3.2 能量法第39页
        2.3.3 均匀受剪板的弹性屈曲荷载第39-40页
        2.3.4 数值法第40-42页
    2.4 钢板深梁的力学性能分析第42-45页
        2.4.1 钢板深梁的初始抗侧刚度第42-44页
        2.4.2 钢板深梁的屈服承载力第44-45页
    2.5 非线性基本理论第45-47页
        2.5.1 几何非线性第45-46页
        2.5.2 材料非线性第46页
        2.5.3 NEWTON-RAPHSON 迭代方法第46-47页
    2.6 本章总结第47-49页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第49-70页
    3.1 半刚性钢框架的有限元模型第49-50页
        3.1.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概述第49页
        3.1.2 半刚性钢框架的单元类型第49页
        3.1.3 半刚性钢框架的位移加载第49-50页
        3.1.4 半刚性钢框架的滞回曲线第50页
    3.2 连接参数对半刚性钢框架——钢板深梁结构的抗侧性能影响第50-68页
        3.2.1 端板连接有限元模型第50-52页
        3.2.2 端板连接钢框架—钢板深梁有限元模型第52-55页
        3.2.3 半刚性节点转动刚度对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第55-58页
        3.2.4 半刚性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抗侧刚度退化的影响第58-60页
        3.2.5 钢板深梁高宽比对结构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第60-63页
        3.2.6 半刚性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耗能能力的影响第63-67页
        3.2.7 半刚性钢框架—薄钢板深梁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第67-68页
    3.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4.1 结论第70页
    4.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缅甸学生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分析--以缅甸东枝果文中学为例
下一篇:缅甸果敢族学生普通话韵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研究--以缅甸腊戌果文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