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逻辑结构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 第15-16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 | 第16-17页 |
2.1.3 信号传递理论(The Signal Transmission Theory) | 第17-18页 |
2.2 内部控制质量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2.2.1 内部控制质量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2.2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3.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 第21-22页 |
2.3.2. 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4 文献综述总结 | 第25-2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6-37页 |
3.1 内部控制质量研究方法概述及选择 | 第26-28页 |
3.2 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数 | 第28-29页 |
3.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方法概述及选择 | 第29-31页 |
3.4 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数 | 第31-33页 |
3.5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3-37页 |
3.5.1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3.5.2 变量说明 | 第35-36页 |
3.5.3 回归模型构造 | 第36-37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4.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 第37页 |
4.2 2009-2013年间统计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4.3 内部控制质量与内部控制披露质量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4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4.3.3 回归分析 | 第45-51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1-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53-54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