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泰国中学汉语课堂教师教学反馈行为考察分析--以泰国呵叻府乌汶叻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1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成果第9-1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1页
        1.3.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思路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3-14页
        1.5.3 课堂观察法第14-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教学反馈行为的定义第15-16页
    2.2 教学反馈行为的作用第16-17页
        2.2.1 对教师的作用第16页
        2.2.2 对学生的作用第16-17页
    2.3 教学反馈行为的分类第17-19页
        2.3.1 从反馈行为的内容划分第17页
        2.3.2 按反馈行为的作用对象来划分第17页
        2.3.3 按反馈行为的发生时间来划分第17页
        2.3.4 按反馈行为的作用来划分第17-18页
        2.3.5 按反馈行为的形式划分第18-19页
第3章 呵叻府乌汶叻中学汉语教学概况第19-24页
    3.1 学校简介及生源概况第19页
    3.2 学生年龄组成及性格特点第19-20页
    3.3 学校汉语教师的师资队伍组成第20-22页
    3.4 学校汉语教学实施情况第22-24页
第4章 汉语教师教学反馈行为考察与分析第24-35页
    4.1 对教师反馈行为的考察第24-25页
        4.1.1 学生问卷调查第24页
        4.1.2 课堂观察第24-25页
    4.2 存在问题的分析第25-35页
        4.2.1 语言反馈行为的存在问题第25-31页
        4.2.2 非语言反馈行为的存在问题第31-35页
第5章 合理教学反馈行为的建议第35-42页
    5.1 语言反馈行为的建议第35-37页
        5.1.1 口头语言反馈第35-36页
        5.1.2 书面语言反馈第36-37页
    5.2 非语言反馈行为的建议第37-42页
        5.2.1 体态语反馈第37-39页
        5.2.2 表情语反馈第39-42页
第6章 结语第42-44页
    6.1 研究总结第42页
    6.2 本文局限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A 调查问卷(中文)第47-51页
附录B 调查问卷(泰文)第51-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中学汉语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以首尔高尺中学为例
下一篇:对外汉语精读教材中的情感隐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