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当前测评方式的不足 | 第11-12页 |
1.1.2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与认知诊断测验的优势 | 第12-13页 |
1.1.3 相关政策的支持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1.2.1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2 认知诊断测验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 第23-24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25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25页 |
1.5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6 研究思路及路径图 | 第27-29页 |
第2章 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9-40页 |
2.1 项目反应理论 | 第29-32页 |
2.1.1 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2.1.2 项目特征曲线 | 第30页 |
2.1.3 项目反应模型 | 第30-31页 |
2.1.4 项目与测验信息函数 | 第31-32页 |
2.2 认知诊断理论 | 第32-36页 |
2.2.1 认知诊断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2.2.2 Q矩阵理论 | 第33-34页 |
2.2.3 认知诊断模型 | 第34-35页 |
2.2.4 认知诊断评估的基本流程 | 第35-36页 |
2.3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体系分析 | 第36-40页 |
2.3.1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的特点 | 第36-37页 |
2.3.2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体系整理 | 第37-38页 |
2.3.3 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概述 | 第38-40页 |
第3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40-51页 |
3.1 需求性分析 | 第40-42页 |
3.1.1 可行性分析 | 第40-41页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第41-42页 |
3.2 系统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第42-44页 |
3.2.1 设计目标 | 第42-43页 |
3.2.2 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3.3.1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第44页 |
3.3.2 在线测评模块设计 | 第44-45页 |
3.3.3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3.4 数据库设计 | 第46-49页 |
3.4.1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3.4.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47-49页 |
3.5 系统的流程设计 | 第49-51页 |
第4章 系统的开发 | 第51-77页 |
4.1 自适应测验 | 第51-61页 |
4.1.1 题库的构建 | 第51-54页 |
4.1.2 初始能力的判定 | 第54-55页 |
4.1.3 正式测验的选题策略——控制内容平衡的最大信息量法 | 第55-56页 |
4.1.4 能力的精确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法 | 第56-58页 |
4.1.5 测验的终止条件 | 第58-61页 |
4.2 诊断测验 | 第61-68页 |
4.2.1 确定诊断目标 | 第61-62页 |
4.2.2 测验题的编制及项目细目表的确定 | 第62-64页 |
4.2.3 确定评分规则 | 第64-65页 |
4.2.4 预测验 | 第65-68页 |
4.3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68-69页 |
4.3.1 应用程序工具ASP | 第68页 |
4.3.2 Web服务器IIS | 第68页 |
4.3.3 ASP链接ACCESS数据库的实现 | 第68-69页 |
4.4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69-77页 |
4.4.1 系统登录界面 | 第69页 |
4.4.2 选择界面 | 第69-70页 |
4.4.3 自适应测验界面 | 第70-74页 |
4.4.4 诊断测验界面 | 第74-77页 |
第5章 系统的应用研究 | 第77-90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77-78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77页 |
5.1.2 研究对象 | 第77页 |
5.1.3 研究工具 | 第77-78页 |
5.1.4 研究过程 | 第78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78-88页 |
5.2.1 自适应测验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5.2.2 诊断测验结果分析 | 第81-88页 |
5.3 研究小结 | 第88-9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90-91页 |
6.1.1 研究成果 | 第90页 |
6.1.2 创新点 | 第90-9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1-92页 |
注释 | 第92-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 | 第101-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