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国际技术转移与企业创新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4页
        1.1.1 现实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2 理论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思路及文章框架第14-15页
    1.3 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4页
    2.1 企业异质性理论第16-19页
        2.1.1 理论研究第16-17页
        2.1.2 实证研究第17-19页
    2.2 技术创新理论第19-24页
        2.2.1 技术创新的测度及其决定机制第19-20页
        2.2.2 开放经济与技术创新第20-22页
        2.2.3 企业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第22-24页
3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的估计第24-39页
    3.1 企业生产率的参数估计方法第24-26页
        3.1.1 生产函数的设定第24-25页
        3.1.2 系统广义矩估计第25-26页
    3.2 企业生产率的半参数估计方法第26-30页
        3.2.1 Olley-Pakes 半参数估计方法第26-28页
        3.2.2 Levinsohn-Petrin 半参数估计方法第28-30页
    3.3 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中观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第30-35页
        3.3.1 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第30-33页
        3.3.2 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第33-35页
    3.4 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估计结果: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第35-39页
        3.4.1 企业数据说明第35-36页
        3.4.2 企业面板数据估计结果第36-39页
4 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第39-50页
    4.1 计量模型的设定第39-41页
        4.1.1 研究思路第39-40页
        4.2.2 利润函数设定第40-41页
    4.2 变量选择和统计描述第41-43页
    4.3 实证分析检验第43-50页
        4.3.1 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检验结果第43-48页
        4.3.2 企业异质性与国际技术转移的检验结果第48-50页
5 结论第50-53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0页
    5.2 相关政策建议第50-51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测度与成因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下一篇:基于分布式流计算架构的动态光场采集与绘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