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新世纪中国“非虚构”文学现象研究--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页
    1.2 研究综述第7-12页
    1.3 研究方法和范围第12-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14页
2“非虚构”文学概述第14-21页
    2.1“非虚构”文学现象简述第14页
    2.2“非虚构”文学的内涵第14-16页
    2.3“非虚构”文学的发展第16-21页
        2.3.1 源流——美国“非虚构小说”第16-17页
        2.3.2“非虚构”文学在世界的发展第17-18页
        2.3.3“非虚构”文学在中国的发展第18-21页
3《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简介第21-36页
    3.1 专栏作品介绍第21-27页
    3.2 文本特征第27-36页
        3.2.1 视角第27-31页
        3.2.2 叙述者第31-33页
        3.2.3 情节与人物形象第33-36页
4“非虚构”文学现象出现的原因第36-46页
    4.1 外部世界第36-39页
        4.1.1 社会现实第36-37页
        4.1.2 政府倡导第37页
        4.1.3 媒体传播第37-39页
    4.2 作者第39-41页
        4.2.1 商业化写作第39-40页
        4.2.2“非虚构”文学是作家探索现实主义的一条出路第40-41页
    4.3 作品第41-44页
        4.3.1 传统文学作品第42-43页
        4.3.2 大众文学作品第43页
        4.3.3 网络文学作品第43-44页
    4.4 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第44-46页
5“非虚构”文学的意义与不足第46-53页
    5.1“非虚构”文学的意义第46-49页
        5.1.1 文学意义第46-49页
        5.1.2 社会意义第49页
    5.2“非虚构”文学的不足第49-53页
结语第53-54页
附录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循环半群上的同余关系
下一篇:大族布尔函数的构造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