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围城”中的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自我认同变化影响的质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32页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缘由第8-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22页
        (一)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第10-14页
        (二)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第14-22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23页
        (一) 师生关系第22-23页
        (二) 自我认同第23页
        (三) 自我认同危机第23页
    四、研究设计第23-32页
        (一) 研究思路第23-24页
        (二) 研究方法第24-26页
        (三) 研究对象第26-29页
        (四)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29-30页
        (五) 关于论文标题的解释第30-32页
第一章 “我好像没有机会”:“学生”身份丧失的险境第32-42页
    一、“我很笨”: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第32-37页
        (一) 丝涓的个人履历第32-33页
        (二) “我是谁?”第33-35页
        (三) “我还能留在这里吗?”第35-37页
    二、“我只能看天花板”:我能做什么第37-40页
        (一) 希军的个人履历第37页
        (二) “高中是血泪史”第37-38页
        (三) “引蛇出洞”第38-40页
    三、小结第40-42页
        (一) 影响师生关系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第40页
        (二) 影响自我认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第40-41页
        (三) 师生关系是如何影响学生自我认同第41-42页
第二章 “自信心爆棚之路”:“种子选手”身份的获得第42-48页
    一、芷晓的人生履历第42-43页
    二、“迂回认可”与“无条件的爱”第43-47页
        (一) “家庭会”第43-44页
        (二) “无条件的爱”第44-45页
        (三) “敢于点将”的老师与“可以探讨人生”的老师第45-47页
    三、小结第47-48页
        (一) 促进师生关系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第47页
        (二) 促进自我认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第47页
        (三) 师生关系是如何促进学生自我认同第47-48页
第三章 “顶着光环”与“失去光环”的身份转换第48-59页
    一、“你是最大的黑马”:从“普通生”到“黑马”的身份转换第48-51页
        (一) 曾真的人生履历第48-50页
        (二) “老师的鼓励对我这样的人作用很大”第50-51页
    二、“我很苦”:从“种子选手”到“苦学生”的身份转换第51-57页
        (一) “顶着光环”考进的重点高中第51-53页
        (二) 与高考失败后补习的普通高中第53-55页
        (三) 私人语言与学生的自我认同第55-57页
    三、小结第57-59页
        (一) 影响师生关系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第57-58页
        (二) 影响自我认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第58页
        (三) 师生关系是如何影响学生自我认同的第58-59页
第四章 “我接受不了”的身份抉择第59-68页
    一、“我不是机器人”第59-61页
        (一) 林哲的人生履历第59-60页
        (二) “师生关系疲劳”第60-61页
    二、“我只能不断点头”第61-63页
        (一) 林思的人生履历第61-62页
        (二) 性别与点头第62-63页
    三、女学生眼中的男老师第63-67页
        (一) 男老师眼中的女学生第63-64页
        (二) “不应得的关注”第64-65页
        (三) “我的道德不允许我这样”第65-67页
    四、小结第67-68页
        (一) 影响师生关系的学习活动和行为第67页
        (二) 响自我认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第67页
        (三) 师生关系是如何影响学生自我认同第67-68页
第五章 水与浪的关系——自我认同形成之路第68-76页
    一、“这些年我总归是回到了原本”第68-70页
        (一) “原本”的内涵第68-69页
        (二) 应试教育的“魔杖”第69-70页
    二、学校场域中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自我认同第70-74页
        (一) 谁是弱者第70-71页
        (二) 他们的声音第71-72页
        (三)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第72-73页
        (四)自我认同变化的历程第73-74页
    三、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第74-76页
结语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附录第82-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德课堂对话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其策略研究--以南京市A小学为例
下一篇:学校教育中关怀的实践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X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