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中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 1.1.1 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 第8页 |
| 1.1.2 “盐类的水解”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 第8-9页 |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1.2.1 改变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现状 | 第9页 |
| 1.2.2 为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提供科学的参考 | 第9-10页 |
| 1.3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1-12页 |
| 2.2 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 2.2.1 迷思概念 | 第12-13页 |
| 2.2.2 概念转变 | 第13-15页 |
| 2.3 “盐类的水解”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 第3章 “盐类的水解”专题教学内容 | 第18-25页 |
| 3.1 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内容分析 | 第18-20页 |
| 3.1.1 课程标准解读 | 第18-19页 |
| 3.1.2 教材中相关知识的编排 | 第19-20页 |
| 3.2 “盐类的水解”专题具体内容分析 | 第20-22页 |
| 3.2.1 概念分析 | 第20-21页 |
| 3.2.2 “盐类的水解”规律 | 第21页 |
| 3.2.3 “盐类的水解”影响因素 | 第21页 |
| 3.2.4 “盐类的水解”应用 | 第21-22页 |
| 3.3 知识价值分析 | 第22-25页 |
| 第4章 实践研究 | 第25-42页 |
| 4.1 “盐类的水解”专题前测 | 第26-32页 |
| 4.1.1 前测试题分析 | 第26-27页 |
| 4.1.2 前测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4.1.3 迷思概念分析 | 第28-32页 |
| 4.2 概念转变策略指导下的教学片段分析 | 第32-37页 |
| 4.2.1 “盐类水解的原理”教学片段分析 | 第32-33页 |
| 4.2.2 “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学片段分析 | 第33-35页 |
| 4.2.3 “溶液中微粒的比较”教学片段分析 | 第35-36页 |
| 4.2.4 “电离、水解的综合应用”教学片段分析 | 第36-37页 |
| 4.3 “盐类的水解”专题后测 | 第37-42页 |
| 4.3.1 后测试题分析 | 第37-38页 |
| 4.3.2 后测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 4.3.3 学生访谈及分析 | 第40-4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第42-43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 5.2 研究反思 | 第42-43页 |
| 附录 | 第43-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