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厦门BRT桥梁结构群抗震分析的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快速公交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 | 第8-10页 |
| 1.1.1 BRT的概念 | 第8页 |
| 1.1.2 BRT的组成 | 第8-9页 |
| 1.1.3 BRT的特点 | 第9-10页 |
| 1.1.4 BRT抗震分析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桥梁抗震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震害机理 | 第10页 |
| 1.2.2 震害类型 | 第10-11页 |
| 1.2.3 常用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 1.3 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 | 第12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2 BRT桥梁结构群的样本选择及模型建立 | 第14-21页 |
| 2.1 BRT桥梁结构群的样本选择 | 第14-16页 |
| 2.1.1 工程概况 | 第14页 |
| 2.1.2 桥梁主要技术标准 | 第14-15页 |
| 2.1.3 样本选择 | 第15-16页 |
| 2.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6-20页 |
| 2.2.1 结构布置及尺寸 | 第16-19页 |
| 2.2.2 模型建立 | 第19-2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BRT桥梁结构群反应谱分析 | 第21-51页 |
| 3.1 自振特性分析 | 第21-29页 |
| 3.1.1 各种类型桥梁的自振特性 | 第21-25页 |
| 3.1.2 自振特性分析 | 第25-29页 |
| 3.2 反应谱法分析 | 第29-31页 |
| 3.2.1 反应谱法基本原理 | 第29页 |
| 3.2.2 反应谱曲线生成 | 第29-31页 |
| 3.3 反应谱法结构内力响应分析 | 第31-41页 |
| 3.3.1 结构内力响应结果 | 第31-38页 |
| 3.3.2 结构内力响应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3.4 反应谱法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第41-49页 |
| 3.4.1 结构位移响应结果 | 第41-48页 |
| 3.4.2 结构位移响应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4 BRT桥梁结构群时程分析 | 第51-84页 |
| 4.1 时程分析基本原理 | 第51页 |
| 4.2 时程地震波修正 | 第51-53页 |
| 4.3 时程分析法结构内力响应分析 | 第53-74页 |
| 4.3.1 结构内力响应结果 | 第53-71页 |
| 4.3.2 结构内力响应结果分析 | 第71-74页 |
| 4.4 时程分析法结构位移响应分析 | 第74-81页 |
| 4.4.1 结构位移响应结果 | 第74-80页 |
| 4.4.2 结构位移响应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 5 BRT桥梁结构群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 | 第84-91页 |
| 5.1 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的作用 | 第84页 |
| 5.2 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的依据 | 第84页 |
| 5.3 震后快速检测评定指标体系 | 第84-90页 |
| 5.3.1 检测评定内容 | 第84-85页 |
| 5.3.2 危险程度排序 | 第85-87页 |
| 5.3.3 评分及检测评定 | 第87-9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 附录一 各型桥梁自振振型图 | 第96-100页 |
| 附录二 反应谱分析结果图 | 第100-103页 |
| 附录三 部分时程分析结果图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