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4页
    (一) 研究缘起第9页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0页
        1. 在理论层面的意义第9-10页
        2. 在实践层面的意义第10页
    (三) 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四)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1-12页
        2. 个案研究法第12页
    (五) 概念界定第12-14页
        1. 教学语言第12-13页
        2. 教学语言艺术第13页
        3.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第13-14页
一、于漪教学语言观第14-22页
    (一) 讲究科学规范的要求第14-17页
        1. 科学的要求第14-16页
        2. 规范的要求第16-17页
    (二) 饱含诚挚亲切的感情第17-18页
    (三) 增添辞采丰美的格调第18-19页
        1. 源源不断的词汇储备第18-19页
        2. 丰厚经典的文化气息第19页
        3. 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第19页
    (四) 倾注生动幽默的趣味第19-20页
        1. 生动形象的趣味感第19-20页
        2. 幽默诙谐的趣味感第20页
    (五) 激发主动积极的思考第20-21页
    (六) 具有鲜明和谐的节奏第21-22页
二、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运用第22-36页
    (一) 深于传递情感第23-27页
        1. 传递情感的导入语第24页
        2. 传递情感的讲述语第24-26页
        3. 传递情感的评价语第26-27页
    (二) 精于蕴含美感第27-31页
        1. 蕴含美感的导入语第28页
        2. 蕴含美感的讲述语第28-30页
        3. 蕴含美感的提问语第30-31页
        4. 蕴含美感的结课语第31页
    (三) 巧于启迪智慧第31-36页
        1. 启迪智慧的导入语第32页
        2. 启迪智慧的提问语第32-36页
三、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成因分析第36-45页
    (一) 思想修养第36-41页
        1. 学科性质观第36-37页
        2. 教学目标观第37-38页
        3. 教师职业观第38-40页
        4. 学生发展观第40-41页
    (二) 知识修养第41-43页
    (三) 审美修养第43-44页
    (四) 口语表达能力修养第44-45页
四、于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启示第45-50页
    (一) 博采厚积,储备鲜活多样的文化知识第45-47页
        1. 广泛涉猎,夯实理论基础第45-46页
        2. 热爱生活,紧跟时代发展第46-47页
    (二) 勇于实践,掌握语言运用的表达技巧第47-48页
        1. 自我技能训练第47页
        2. 课堂教学训练第47-48页
    (三) 学习借鉴,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语言第48-50页
        1. 模仿学习第48-49页
        2. 独立创造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文百八课》练习系统研究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