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及支撑空间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智慧城市”与“互联网+教育”第11-12页
        二、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第12-13页
        三、数学课程的变革第13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第13-21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二、主要存在问题第21页
    第三节 研究定位与意义第21-22页
        一、研究定位第21-22页
        二、研究意义第22页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2-23页
        一、研究目标第22页
        二、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3-24页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组织框架第23-24页
        二、研究方法第24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依据第25-32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25-27页
        一、智慧学习第25页
        二、智慧学习模型第25-26页
        三、学习支撑空间第26-27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7-31页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8-29页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第29-30页
        三、技能与思维相关理论探析第30-31页
        四、学习模型构建理论分析第31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学习空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第32-58页
    第一节 初中数学学科本体分析第32-42页
        一、初中数学学科能力培养诉求分析第32-33页
        二、初中数学学科本体及对应问题类型分析第33-40页
        三、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瓶颈及技术支撑需求分析第40-42页
    第二节 学习空间对初中数学支持学习的特征分析第42页
    第三节 调查设计第42-43页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第42-43页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第43页
        三、调查对象与样本第43页
    第四节 问卷设计及信效度检验第43-46页
        一、问卷设计第43-45页
        二、问卷的项目检验第45页
        三、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45页
        四、问卷发放第45-46页
    第五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6-53页
        一、问卷回收结果第46页
        二、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第46-50页
        三、教师问卷调查情况第50-52页
        四、访谈分析第52-53页
    第六节 总体调查结果第53-56页
        一、初中数学网络学习现状第53-56页
        二、现实技术条件诉求第56页
    第七节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构建第58-75页
    第一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特征分析第58-62页
        一、初中数学智慧学习过程特征分析第58-61页
        二、初中数学智慧学习要素特征分析第61-62页
    第二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要素及解析第62-66页
        一、能力反向建构学习目标第62-63页
        二、适应性问题内容设计第63-64页
        三、动态路径个性化生成第64-65页
        四、技术条件智能化支撑第65-66页
    第三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的结构描述第66-68页
        一、模型概述第66-67页
        二、模型阐释第67-68页
    第四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过程解析第68-74页
        一、个体探究学习过程解析第68-70页
        二、群体协作学习过程解析第70-74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支撑空间设计第75-103页
    第一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的技术融合特点及方式分析第75-80页
        一、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模型技术融合特点分析第75-76页
        二、个体探究学习技术融合方式分析第76-78页
        三、群体协作学习技术融合方式分析第78-80页
    第二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支撑空间维度设计第80-90页
        一、智慧学习空间设计框架第80-84页
        二、知识获得与内化维度第84-87页
        三、学习分析与反馈维度第87-89页
        四、组织交流与管理维度第89-90页
    第三节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支撑空间概要设计第90-94页
        一、设计依据及模块划分第90-91页
        二、主要功能模块设计第91-94页
    第四节 支撑系统详细设计第94-102页
        一、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支撑工具系统第94-97页
        二、智慧学习行为分析与推送系统第97-100页
        三、组织交流与管理系统第100-10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初中数学智慧学习案例设计及实施效果分析第103-113页
    第一节 案例设计第103-106页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第103页
        二、能为体系反向建构目标分析第103-104页
        三、教学重点、难点第104页
        四、教学流程及阐述第104-106页
    第二节 案例实施第106-111页
        一、技术准备第106页
        二、实施过程第106-107页
        三、具体教学流程第107-111页
    第三节 效果分析第111-112页
        一、数据收集第111页
        二、数据分析第111页
        三、调查结论第111-112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6页
    第一节 研究总结和创新点第113-114页
        一、研究总结第113-114页
        二、主要创新点第114页
    第二节 后续研究与展望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1页
附录第121-128页
    附件1:初中数学应用空间进行教学现状(学生)第121-123页
    附件2:初中数学应用空间进行教学现状(教师)第123-125页
    附件3:应用空间进行教学现状访谈提纲第125-126页
    附件4:案例效果分析问卷第126-128页
后记第128-130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蜜蜂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研究
下一篇: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的模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