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汉语存在句使用偏误的调查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存在句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本体研究 | 第15-18页 |
1.2.2 偏误研究 | 第18-19页 |
1.2.3 教学研究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汉韩语存在句的对比研究 | 第23-44页 |
2.1 句子的基本结构比较 | 第23-25页 |
2.2 存在句的A段 | 第25-29页 |
2.2.1 介词/助词 | 第25-27页 |
2.2.2 方位词 | 第27-29页 |
2.3 存在句的B段 | 第29-37页 |
2.3.1 “有”与“(?)”的比较 | 第30-31页 |
2.3.2 “在”与“(?)”的比较 | 第31-33页 |
2.3.3 “是”与“(?)”的比较 | 第33-35页 |
2.3.4 “V着”与“(?)”的比较 | 第35-37页 |
2.4 存在句的C段 | 第37-44页 |
2.4.1 汉韩数量词的比较 | 第37-39页 |
2.4.2 数词 | 第39-41页 |
2.4.3 量词 | 第41-44页 |
第三章 韩国学生汉语存在句使用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 第44-72页 |
3.1 调查方法与对象 | 第44-45页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3.2.1 不同试题(题型)的偏误分析 | 第45-47页 |
3.2.2 四种存在句类型的偏误分析 | 第47-48页 |
3.2.3 偏误类型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3 主要偏误类型 | 第49-64页 |
3.3.1 误用 | 第49-53页 |
3.3.2 错序 | 第53-57页 |
3.3.3 误加 | 第57-60页 |
3.3.4 遗漏 | 第60-61页 |
3.3.5 其他 | 第61-64页 |
3.4 存在句的使用情况分析 | 第64-69页 |
3.5 偏误成因分析 | 第69-72页 |
3.5.1 母语的影响 | 第69-70页 |
3.5.2 目的语的影响 | 第70-72页 |
第四章 对韩国学生汉语存在句的教学建议 | 第72-80页 |
4.1 通过汉语和韩语的对比进行教学方法 | 第72-74页 |
4.2 可以采用图片展示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 第74-77页 |
4.3 教学中应着重强化语序的教学方法 | 第77-78页 |
4.4 其他教学方法 | 第78-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