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3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3页 |
2.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3页 |
2.1.3 农村低保家庭 | 第13页 |
2.1.4 个案工作 | 第1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3-14页 |
2.2.2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4页 |
2.2.3 社会系统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L村低保家庭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5-23页 |
3.1 L村低保家庭现状 | 第15-19页 |
3.1.1 家庭经济状况 | 第15-18页 |
3.1.2 家庭、社会关系状况 | 第18-19页 |
3.2 L村低保家庭问题 | 第19-21页 |
3.2.1 物质方面 | 第19-20页 |
3.2.2 精神方面 | 第20-21页 |
3.3 L村低保家庭问题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3.3.1 微观层面 | 第21页 |
3.3.2 中观层面 | 第21-22页 |
3.3.3 宏观层面 | 第22-23页 |
第四章 个案工作介入L村低保家庭问题的可行性分析和实施过程 | 第23-38页 |
4.1 个案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4.1.1 从社会工作领域的角度 | 第23页 |
4.1.2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 | 第23页 |
4.1.3 从服务对象需求的角度 | 第23页 |
4.1.4 从“两大”转变的角度 | 第23-24页 |
4.2 L村低保家庭问题个案实施过程 | 第24-38页 |
4.2.1 个案背景 | 第24-25页 |
4.2.2 预估 | 第25页 |
4.2.3 服务计划 | 第25页 |
4.2.4 介入 | 第25-36页 |
4.2.5 评估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个案工作介入农村低保家庭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 第38-41页 |
5.1 个案工作介入的思考 | 第38-39页 |
5.1.1 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 第38-39页 |
5.1.2 存在的不足 | 第39页 |
5.2 缓解低保家庭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9-41页 |
5.2.1 提升服务的持续性,加强个案工作的后续工作 | 第39-40页 |
5.2.2 灵活运用实务技巧,提升个案实务效果 | 第40页 |
5.2.3 个案工作中,有效发挥社区工作或小组工作的辅助作用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A:漯河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计调查问卷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