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一章 研究缘起第15-38页
 1. 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8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概述第16-24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概述第24-28页
 3. 文献评析第28-31页
   ·关于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评析第28-31页
   ·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评析第31页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研究的目的第31-32页
   ·研究的意义第32-33页
 5. 核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第33-34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第33-34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第34页
 6.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第34-38页
   ·研究的问题第34-35页
   ·研究的方法第35-37页
   ·技术性路线第37-38页
第二章 量表的修订第38-51页
 1. 研究目的第38页
 2. 研究假设第38页
 3. 研究对象第38页
 4. 研究工具第38-39页
 5. 问卷发放第39页
 6. 数据处理第39页
 7.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修订第39-44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修订第44-49页
   ·预测问卷和正式问卷的构成第49-50页
 8. 讨论第50页
 9. 结论第50-51页
第三章 实证研究第51-96页
 1. 研究设计第51-53页
   ·研究假设第51页
   ·被试选取第51-52页
   ·研究工具第52-53页
   ·数据处理方式第53页
 2.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统计结果第53-64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总体特征第53-54页
   ·年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4-55页
   ·教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5-56页
   ·婚姻状况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6-57页
   ·学历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7页
   ·幼儿园性质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7-58页
   ·幼儿园等级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8-59页
   ·编制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9页
   ·职称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59-60页
   ·月工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60-61页
   ·行政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61-62页
   ·岗位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62页
   ·班级变量上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差异比较第62-64页
 3.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在人口学变量上的交互作用第64-76页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园教师总体情绪劳动的影响第64-66页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园教师表层扮演的影响第66-70页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园教师深层扮演的影响第70-73页
   ·人口学变量交互作用对幼儿园教师自然表现的影响第73-76页
 4.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统计结果第76-90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征第76-78页
   ·年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78-79页
   ·教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79-80页
   ·婚姻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0-81页
   ·学历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1页
   ·幼儿园性质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1-82页
   ·幼儿园等级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2-83页
   ·编制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3-84页
   ·职称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4-85页
   ·月工资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5-86页
   ·行政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6页
   ·岗位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6-88页
   ·班级变量上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第88-90页
 5.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第90-91页
 6.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情绪劳动的回归分析第91-96页
   ·阶层回归分析第91-92页
   ·复回归分析第92-93页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第93-96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第96-111页
 1.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情况的分析与讨论第96-103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情况分析第96-98页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差异的情况分析第98-100页
   ·人口学变量对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分析第100-103页
 2.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讨论第103-109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情况分析第103-104页
   ·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差异的情况分析第104-105页
   ·人口学变量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第105-109页
 3.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第109-11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111-122页
 1. 研究的结论第111-112页
 2. 研究的建议第112-117页
   ·政府应关注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劳动问题,完善相关制度第112-114页
   ·幼儿园应创设良好的园所文化,切实关怀教师的情绪劳动第114-116页
   ·幼儿园教师应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劳动状况第116-117页
 3. 研究的反思第117-119页
   ·研究的创新第117-118页
   ·研究的不足第118-119页
 4. 研究的展望第119-122页
   ·明确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本质界定第119-120页
   ·丰富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法第120页
   ·拓展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内容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附录第127-130页
后记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南北部来华留学生回国就业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异常流量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