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硬度氧化物的研磨抛光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蓝宝石材料特性 | 第11-12页 |
| ·蓝宝石国内外加工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 ·蓝宝石表面检测 | 第1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 2 固着磨料研磨机理与蓝宝石材料去除试验 | 第19-30页 |
| ·固着磨料加工平面原理 | 第19-20页 |
| ·磨粒切削刃的假设 | 第20-22页 |
| ·固着单颗粒磨料加工受力分析 | 第22-23页 |
| ·压强分布 | 第23-25页 |
| ·相对瞬时速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蓝宝石固着磨料材料去除试验 | 第26-28页 |
| ·试验过程 | 第27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3 磁流变加工材料去除机理与去除函数模型 | 第30-42页 |
| ·传统抛光过程材料去除机理 | 第30-31页 |
| ·磁流变抛光过程材料去除机理 | 第31-35页 |
| ·磁流变液 | 第31-32页 |
| ·磁流变液流变机理 | 第32-33页 |
| ·传统磁流变材料抛光去除机理 | 第33-34页 |
| ·蓝宝石环带式磁流变抛光去除机理 | 第34-35页 |
| ·磁流变抛光的数学模型 | 第35-39页 |
| ·相对速度求解 | 第36-37页 |
| ·压力P求解 | 第37-39页 |
| ·蓝宝石环带磁流变抛光可行性试验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蓝宝石研磨加工试验研究 | 第42-51页 |
| ·工件的上盘与下盘 | 第42-43页 |
| ·实验加工设备 | 第43页 |
| ·实验指标检测仪器 | 第43-45页 |
| ·试验样品 | 第45-46页 |
| ·蓝宝石固着磨料研磨加工试验 | 第46-50页 |
| ·蓝宝石研磨时间确定 | 第46-47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7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蓝宝石环带式磁流变抛光实验研究 | 第51-74页 |
| ·实验条件 | 第51-55页 |
| ·环带磁流变抛光机 | 第51-52页 |
| ·搅拌装置设计 | 第52-53页 |
| ·磁流变液的选择 | 第53页 |
| ·抛光液酸碱性的选择 | 第53-54页 |
| ·抛光磨料的选择 | 第54-55页 |
| ·蓝宝石研磨抛光匹配实验 | 第55-58页 |
| ·蓝宝石预加工 | 第56-58页 |
| ·环带磁流变抛光工艺参数及实验方法选择 | 第58-59页 |
| ·正交实验法 | 第58-59页 |
| ·蓝宝石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工艺实验 | 第59-62页 |
| ·工艺实验方案设计 | 第59-60页 |
| ·材料去除工艺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第60-62页 |
| ·蓝宝石磁流变抛光表面粗糙度工艺实验 | 第62-67页 |
| ·工艺实验方案设计 | 第62-63页 |
| ·表面粗糙度工艺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第63-67页 |
| ·环带磁流变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67-73页 |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环带磁流变抛光参数优化 | 第68-69页 |
| ·磁流变抛光实验指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69-70页 |
| ·单目标工艺因素优化 | 第70-71页 |
| ·多目标因素优化 | 第71页 |
| ·优化工艺参数的验证试验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