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反应抑制能力的比较及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6页
   ·少年犯的界定第10页
   ·中学生与少年犯罪的特点第10-14页
   ·反应抑制的界定第14-15页
   ·反应抑制的测量第15-16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6-19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6-17页
     ·反应抑制的研究范式第16页
     ·反应抑制的研究对象第16页
     ·反应抑制的生理机制方面第16-17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7-19页
     ·少年犯的研究第17-18页
     ·反应抑制的发展研究第18页
     ·反应抑制的生理机制研究第18-19页
3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19页
4 目的和意义第19-22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研究假设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理论意义第20-21页
     ·实践意义第21-22页
5 实验一第22-26页
   ·目的第22页
   ·方法第22-23页
     ·被试第22页
     ·研究工具第22页
     ·实验设计第22页
     ·实验步骤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5页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对停止信号试次反应概率的特点第24-25页
     ·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对停止信号试次反应概率的比较第25页
   ·结论第25-26页
6 实验二第26-31页
   ·目录第26页
   ·方法第26-27页
     ·被试第26页
     ·研究工具第26页
     ·实验设计第26页
     ·实验步骤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少年犯与中学生在SSRT上的比较第27-29页
     ·少年犯与中学生在NSRT上的比较第29-30页
   ·结论第30-31页
7 总讨论第31-39页
   ·少年犯与中学生在信号反应概率上的特点第31页
   ·少年犯对停止信号范式的适用性第31-32页
   ·冲动性与抑制控制的关系第32页
   ·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启示第32-39页
8 总结论第39-40页
9 参考文献第40-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动机、角色类型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及教育对策
下一篇:初中生学习压力下的关系攻击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