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对话及对话式教学 | 第14-20页 |
一、对话: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对话理论 | 第14-15页 |
(二)对话的特征 | 第15-16页 |
二、对话式教学:教学领域的新变革 | 第16-18页 |
(一)阅读即对话 | 第16-17页 |
(二)一切教学环节皆对话 | 第17-18页 |
三、初中语文课堂实施对话式教学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一)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第18页 |
(二)新课标顺利实施的要求 | 第18-19页 |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31页 |
一、初中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现状调查 | 第20-22页 |
(一)对“对话式教学”的认识程度调查 | 第20页 |
(二)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交流方式认知调查 | 第20-21页 |
(三)对话式教学中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情况调查 | 第21页 |
(四)语文对话式教学课堂中初中生回答问题状况调查 | 第21-22页 |
(五)语文课堂评价中关于批评学生的调查 | 第22页 |
二、初中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一)教学主体拒绝对话 | 第22-23页 |
(二)对话中教师点评缺失 | 第23-24页 |
(三)无效对话大量存在 | 第24-25页 |
(四)语文课堂对话中缺失美感 | 第25-26页 |
三、针对初中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一)教师的综合素养不高 | 第27-28页 |
(二)对话主体参与对话的准备不足 | 第28-29页 |
(三)教师对“主体”“主导”角色地位理解的偏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课堂改进对话式教学的对策 | 第31-40页 |
一、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为课堂对话创造良好环境 | 第31-32页 |
(一)教育部门要加强培训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 第31页 |
(二)教师自身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为实现专业化做努力 | 第31-32页 |
二、开展有效对话,为语文课堂对话创造条件 | 第32-35页 |
(一)以文本为依托,紧系教学目标 | 第32-33页 |
(二)精于情境创设,为对话添氛围 | 第33-34页 |
(三)语文课程与生活联接,为对话造机会 | 第34-35页 |
三、秉持“双主体”观,力求语文课堂高效对话 | 第35-40页 |
(一)初中语文课堂对话中提问要体现针对性 | 第36-37页 |
(二)初中语文课堂对话中评价要注重发展性 | 第37-38页 |
(三)初中语文课堂对话要落实创新性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调查问卷(设计 1) | 第44-46页 |
调查问卷(设计 2)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