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产纤维素酶菌种和纤维素酶 | 第12-14页 |
| ·产纤维素酶菌种 | 第12-13页 |
| ·纤维素酶 | 第13-14页 |
| ·里氏木霉诱导产纤维素酶机理 | 第14-19页 |
|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诱导剂 | 第14-15页 |
| ·纤维素酶的合成机制 | 第15-19页 |
|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过程优化 | 第19-22页 |
|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条件 | 第19-21页 |
| ·分批培养条件优化 | 第21页 |
| ·流加培养条件优化 | 第21-22页 |
|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模型 | 第22-24页 |
| ·响应面模型 | 第22-23页 |
| ·非构造式动力学模型 | 第23页 |
| ·构造式动力学模型 | 第23页 |
|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第23-24页 |
|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诱导剂的筛选 | 第26-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菌种 | 第26页 |
| ·培养基 | 第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 ·摇瓶实验方法 | 第27页 |
| ·诱导性物质的筛选 | 第27页 |
|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 ·不同诱导剂在不同的浓度下对菌丝体干重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诱导剂在不同的浓度下对滤纸酶活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不同诱导剂在不同的浓度下对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影响 | 第30页 |
| ·结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 | 第32-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实验菌种 | 第32页 |
| ·培养基和试剂 | 第32-33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 ·摇瓶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4页 |
| ·响应面实验 | 第34页 |
| ·发酵罐产酶实验 | 第34页 |
| ·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51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6-38页 |
| ·响应面实验结果 | 第38-47页 |
| ·结果优化 | 第47-48页 |
| ·发酵罐验证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工业纤维素诱导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分批培养非构造式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和经济性分析 | 第52-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 ·实验菌种 | 第52页 |
| ·培养基 | 第52页 |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发酵罐实验方法 | 第53页 |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 ·里氏木霉非构造式动力学模型 | 第53-55页 |
| ·里氏木霉生长动力学模型 | 第53页 |
| ·可溶性蛋白质合成动力学模型 | 第53-54页 |
| ·滤纸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合成动力学模型 | 第54页 |
| ·工业纤维素消耗动力学模型 | 第54-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 ·发酵罐培养结果 | 第55页 |
| ·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55-57页 |
| ·里氏木霉动力学模型和曲线拟合 | 第57-61页 |
| ·动力学模型显著性分析 | 第61-62页 |
| ·可溶性蛋白质与FPA的关系 | 第62页 |
| ·经济性分析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纤维素酶部分特性研究 | 第66-72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 ·实验仪器 | 第66页 |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 ·纤维素酶降解滤纸的动力学实验 | 第66页 |
| ·β-葡萄糖苷酶分解pNPG的动力学实验 | 第66-67页 |
|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实验 | 第67页 |
|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影响实验 | 第67页 |
| ·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 ·纤维素酶降解滤纸的动力学参数 | 第67-68页 |
| ·β-葡萄糖苷酶分解pNPG的动力学实验 | 第68页 |
|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结果 | 第68-69页 |
| ·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的影响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2-76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讨论 | 第73-74页 |
| ·创新点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7页 |
| 附录A 缩略词表 | 第87-88页 |
| 附录B 模型缩略词表 | 第88-90页 |
| 附录C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