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考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 (一) 特殊教育 | 第9页 |
| (二) 特殊教育师资 | 第9-10页 |
| (三) 课程 | 第10页 |
| (四) 培养模式 | 第10页 |
| (五) 校本培训 | 第10页 |
| 三、 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一) 国外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 第10-13页 |
| (二) 国内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 第13-17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一) 文献法 | 第17页 |
| (二) 比较研究法 | 第17页 |
| (三) 调查法 | 第17-18页 |
| 五、 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西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9-25页 |
| 一、 西藏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 (一) 完善西藏教师队伍中特殊教育人才的需要 | 第19页 |
| (二) 满足特殊人群接受教育的需要 | 第19-20页 |
| (三) 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需要 | 第20-21页 |
| 二、 西藏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可行性 | 第21-25页 |
| (一) 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第21-22页 |
| (二) 西藏高等院校办学实力的大幅提高 | 第22-23页 |
| (三) 西藏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迅速发展 | 第23-24页 |
| (四) 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了有效的外部保障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西藏特殊教育及师资现状 | 第25-32页 |
| 一、 西藏残疾人群的情况 | 第25-26页 |
| 二、 西藏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情况 | 第26-28页 |
| 三、 西藏自治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8-30页 |
| (一) 西藏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处于空白状态 | 第28页 |
| (二) 特殊教育教师类型单一 | 第28-29页 |
| (三) 特殊教育师资总体水平低,在职培训不完善 | 第29-30页 |
| 四、 影响西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一) 地域环境的影响 | 第30页 |
| (二) 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0页 |
| (三) 宗教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西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分析 | 第32-42页 |
| 一、 基于 OPC 分析西藏特殊教育职前培养 | 第32-39页 |
| (一) 培养目标(objective) | 第32-35页 |
| (二) 培养方式(pattern) | 第35-37页 |
| (三) 课程设置(course) | 第37-39页 |
| 二、 西藏特殊教育师资在职培训与管理评价 | 第39-42页 |
| (一) 丰富特殊教育师资在职培训形式 | 第39页 |
| (二) 增强特殊教育师资在职培训的连续性与针对性 | 第39-40页 |
| (三) 成立西藏自己的在职培训机构 | 第40页 |
| (四) 建立西藏特殊教育师资管理评价体系 | 第40页 |
| (五) 加强校本培训 | 第40-42页 |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