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行目标薪酬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目标薪酬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0页 |
·薪酬理论 | 第20-24页 |
·薪酬的概念 | 第20页 |
·早期薪酬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科学薪酬管理理论 | 第21页 |
·现代薪酬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薪酬管理理论最新发展 | 第22-24页 |
·激励理论 | 第24-28页 |
·激励的含义 | 第24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4-25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5-26页 |
·综合型型激励理论 | 第26-27页 |
·经济激励理论 | 第27-28页 |
·薪酬理论和激励理论对目标薪酬管理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3章 山东建行薪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38页 |
·山东建行薪酬管理现状 | 第30-33页 |
·员工工资管理 | 第30-31页 |
·社会保险 | 第31-32页 |
·企业福利 | 第32-33页 |
·山东建行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薪酬管理理念亟待转变 | 第33-34页 |
·薪酬管理的官本位痕迹较重 | 第34页 |
·薪酬分配的外部竞争力不高 | 第34页 |
·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不足 | 第34-35页 |
·科学的岗位定价制度相对缺失 | 第35-36页 |
·山东建行实施目标薪酬管理的深层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市场竞争力维度分析 | 第36-37页 |
·经营战略目标维度分析 | 第37页 |
·员工满意度维度分析 | 第37-38页 |
第4章 山东建行目标薪酬管理总体设计 | 第38-48页 |
·目标薪酬管理的定位 | 第38-39页 |
·目标薪酬管理目标与原则 | 第39-41页 |
·目标薪酬管理的目标 | 第39-40页 |
·目标薪酬的基本原则 | 第40-41页 |
·目标薪酬的构成内容、影响因素和设计流程 | 第41-48页 |
·目标薪酬的构成内容 | 第41-42页 |
·目标薪酬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目标薪酬的设计流程 | 第44-48页 |
第5章 山东建行目标薪酬管理的实现路径 | 第48-64页 |
·实施岗位分析与评估 | 第48-51页 |
·岗位分析与评估与目标薪酬的关系 | 第48页 |
·实施岗位分析 | 第48-49页 |
·组织岗位评估 | 第49-51页 |
·薪酬调查及分析 | 第51-54页 |
·外部市场状况 | 第52-53页 |
·内部管理状况 | 第53-54页 |
·薪酬水平定位确定 | 第54-56页 |
·目标薪酬结构设计 | 第56-62页 |
·目标薪酬单元组成及占比 | 第57页 |
·目标薪酬单元及标准确定 | 第57-61页 |
·目标薪酬的计算表示 | 第61-62页 |
·目标薪酬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