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 | 第12-17页 |
·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17-19页 |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22-23页 |
2 相关理论 | 第23-34页 |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8页 |
·企业生命周期的涵义 | 第23-24页 |
·企业生命周期的内容 | 第24-28页 |
·中小企业相关理论 | 第28-31页 |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28-30页 |
·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30-31页 |
·管理模式相关理论 | 第31-33页 |
·管理模式的定义 | 第31页 |
·管理模式的类型 | 第31页 |
·构建管理模式的要求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34-48页 |
·企业管理模式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问卷的初步设计 | 第36-39页 |
·调查要素指标选择 | 第36页 |
·初始量表的形成 | 第36-37页 |
·问卷预调查 | 第37页 |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7-39页 |
·最终问卷的确定 | 第39页 |
·问卷调查 | 第39-45页 |
·问卷的调查对象 | 第39页 |
·问卷回收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39-45页 |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与评价 | 第45-47页 |
·中小企业对管理模式缺乏重视 | 第45页 |
·中小企业选择管理模式存在盲目性 | 第45-46页 |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 第46页 |
·中小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中小企业管理动态模型的构建及选择建议 | 第48-61页 |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动态性分析 | 第48-55页 |
·中小企业创业期重点管理要素分析 | 第48-50页 |
·中小企业成长期重点管理要素分析 | 第50-52页 |
·中小企业成熟期重点管理要素分析 | 第52-54页 |
·中小企业成熟后期重点管理要素分析 | 第54-55页 |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型建立 | 第55-57页 |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支撑系统 | 第55页 |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模型建立 | 第55-57页 |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选择建议 | 第57-60页 |
·创业期-家族式管理模式 | 第57-58页 |
·成长期-标准化管理模式 | 第58页 |
·成熟期-文化导向的管理模式 | 第58-59页 |
·成熟期后期-创新为主的管理模式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5 案例分析 | 第61-69页 |
·莱州 A 企业简介 | 第61页 |
·莱州 A 企业动态管理模式 | 第61-67页 |
·创业期-家族式管理模式 | 第62-63页 |
·成长期-标准化管理模式 | 第63-65页 |
·成熟期-文化导向的管理模式 | 第65-67页 |
·莱州 A 企业的管理绩效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69-70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69-70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70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