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三维精密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课题背景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精密驱动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压电驱动器迟滞控制研究现状第16-17页
     ·SPM 研究现状第17页
   ·当前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SPM第19-28页
   ·SPM 发展第19-20页
   ·SPM 的工作原理第20-26页
     ·STM 的工作原理第20-22页
     ·STM 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第22-23页
     ·AFM 的工作原理第23-26页
     ·AFM 的优越性与局限性第26页
   ·基于 SPM 的纳米加工方法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MPF第28-37页
   ·传统压电驱动器结构分类第28-29页
   ·新型压电驱动器—MPF第29-32页
     ·压电陶瓷纤维第29-31页
     ·MPF 的优越性第31-32页
   ·MPF 驱动特性测试第32-36页
     ·MPF 的封装第32-33页
     ·MPF 电压—位移第33-34页
     ·建立 MPF 传递函数第34-35页
     ·MPF 迟滞特性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压电精密位移平台第37-47页
   ·压电精密位移平台分类第37-38页
   ·柔性铰链机构第38-43页
     ·柔性铰链种类第38-39页
     ·柔性铰链平行导向机构第39-43页
   ·压电精密位移平台驱动性能测试第43-46页
     ·平台的选择第43页
     ·建立传递函数第43-46页
     ·平台迟滞特性测试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迟滞建模第47-56页
   ·引言第47页
   ·经典 Maxwell 模型第47-48页
   ·改进型 Maxwell 迟滞模型第48-55页
     ·新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模型参数求解第51-53页
     ·简化新模型第53-54页
     ·模型仿真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迟滞补偿控制第56-66页
   ·引言第56页
   ·MPF第56-60页
     ·MPF 开环控制第56-57页
     ·MPF 单独 PID 控制第57-58页
     ·MPF 复合控制第58-60页
   ·压电精密位移平台第60-65页
     ·平台开环控制第61-62页
     ·平台单独 PID 控制第62-63页
     ·平台复合控制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七章 SPM 系统的组建及实验第66-78页
   ·SPM 系统结构第66页
   ·驱动系统第66-68页
     ·Z 轴驱动第66-67页
     ·X、Y 轴驱动第67-68页
     ·角度调节第68页
   ·检测系统第68-70页
     ·探针第68-69页
     ·放大电路第69-70页
   ·其他附件第70-72页
     ·样品台第70页
     ·样品第70-71页
     ·支架第71页
     ·气垫隔振台第71-72页
     ·SPM 系统第72页
   ·SPM 系统扫描控制实验第72-77页
     ·扫描方式第72-74页
     ·扫描控制实验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八章 结论第78-80页
   ·全文总结第78-79页
   ·研究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致谢第88-9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变形应变测量及其在叶片测量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在线模糊辨识的故障检测与容错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