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动态助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语料介绍及其价值 | 第9-10页 |
一、宋代语料介绍 | 第9-10页 |
二、《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介绍及价值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动态助词个体研究 | 第14-38页 |
第一节 动态助词“将” | 第14-19页 |
一、“将”的历史演变 | 第14页 |
二、“将”的语法分布 | 第14-17页 |
(一) 动+将(+宾)+趋向补语 | 第14-16页 |
(二) 动1+将+宾+动2 | 第16-17页 |
(三) 动1+将+动2(趋向补语或其他成分) | 第17页 |
三、“将”的语法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动态助词“得” | 第19-22页 |
一、“得”的语法分布 | 第19-22页 |
(一) 动+得+宾 | 第19-20页 |
(二) 动1+得(+动2) | 第20-21页 |
(三) 动+得+补 | 第21-22页 |
二、语法意义 | 第22页 |
第三节 动态助词“着” | 第22-27页 |
一、“着”的历史演变 | 第22-23页 |
二、“着”的语法分布及语法意义 | 第23-27页 |
(一) 动+着 | 第23-24页 |
(二) 动+着+宾 | 第24-26页 |
(三) 动1+着+动2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动态助词“过” | 第27-30页 |
一、“过”的历史演变 | 第27-28页 |
二、动态助词“过1” | 第28-29页 |
三、动态助词“过2” | 第29-30页 |
第五节 动态助词“了” | 第30-34页 |
一、“了”的历史演变 | 第30页 |
二、“了”的语法分布及语法意义 | 第30-34页 |
(一) 动+了1 | 第30-31页 |
(二) 动+了1+宾 | 第31-32页 |
(三) 动+补+了(+宾) | 第32页 |
(四) 动+了1+补 | 第32页 |
(五) 形+了1(+宾) | 第32-33页 |
(六) 特殊句式中的“了1” | 第33-34页 |
第六节 动态助词“却” | 第34-35页 |
第七节 动态助词“取”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动态助词综合研究 | 第38-43页 |
第一节 语法结构 | 第38-40页 |
第二节 语法意义 | 第40-43页 |
第四章 与《祖堂集》动态助词的比较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