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结构主义视域下的序列主义音乐研究--以密尔顿·巴比特与路易吉·达拉皮科拉序列作品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论第11-22页
 一、研究的缘由与目的第11-13页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3-19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9-22页
第一章 结构主义与序列音乐第22-42页
 第一节 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第23-28页
 第二节 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主义音乐:共性与互动第28-36页
  一、结构主义与序列主义的共同渊源第28-31页
   1.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建构作品的思维模式之冲击第28-29页
   2. 形式-自律论:共同的美学趣旨第29-30页
   3. 数学与程序:结构思维的根基第30-31页
  二、结构主义对音乐样式与序列思维的借鉴第31-33页
  三、序列主义音乐的结构主义思维第33-36页
 第三节 结构主义方法论与序列音乐结构分析第36-42页
  一、作为方法论的结构主义第36-38页
  二、结构主义方法论走进序列音乐领域溯源第38-40页
  三、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序列音乐分析的可行性审视第40-42页
第二章 共同的思维根基,不同的风格展示:巴比特与达拉皮科拉序列音乐创作概述第42-55页
 第一节 巴比特:“唯理性”数学家第42-49页
  一、巴比特音乐形式观与结构思维观的形成背景第43-45页
  二、巴比特的音乐创作技术路线第45-49页
 第二节 达拉皮科拉:“感性”的唯美主义者第49-55页
  一、序列因素融入达拉皮科拉音乐创作之渊源第49-51页
  二、达拉皮科拉的音乐创作技术路线与观念第51-55页
第三章 序列主义音乐文本的音乐元素构成与自身形态展示第55-80页
 第一节 音乐元素之结构层与关系概述:互动、转换、对位第55-58页
 第二节 音乐元素的动态过程与形态展示第58-77页
  一、音高的组织方式第58-66页
   1. 六音组“结缘”第58-61页
   2. 序列“分割”第61-63页
   3. 序列的层状平行与立体交织第63-65页
   4. 序列间的关联性第65-66页
  二、节奏、节拍结构层第66-72页
   1. 节奏序列之层次性形态第66-67页
   2. 时间节点序列第67-69页
   3. 复节拍:节拍的纵向叠加与对位第69-72页
  三、力度结构第72-73页
  四、音色结构第73-77页
   1. 音色的组织方式第74-75页
   2. 音高序列切割与音色布局的关联性第75-77页
 第三节 音乐元素自身结构形态的“自治性”与“封闭性”第77-80页
  一、作为结构力的音乐元素与理性主义思维第77-78页
  二、音乐元素的内在结构组织方式与结构主义思维之契合第78-80页
第四章 序列主义音乐文本的结构化过程之手法分析与结构关系认知第80-120页
 第一节 “贯穿式”手法:构建整体音乐作品的主线第80-96页
  一、“分割”手法之贯穿第80-84页
  二、核心音组集合与节奏型之贯穿第84-90页
   1. 音组集合的动机式贯穿第84-88页
   2. 作为单位细胞的节奏型第88-90页
  三、复调思维之贯穿第90-96页
   1. 变格卡农:音高组织的倒影模仿与节奏形态的非严格模仿第91-92页
   2. 卡农的繁衍:正格卡农镶嵌之下的变格卡农第92-93页
   3. 音色拼贴式卡农第93-96页
 第二节 对称原则与非对称因素的共时性与互溶性第96-108页
  一、音高的对称形态与节拍值的递增(减)之抗衡第96-98页
  二 、回文结构序列与变格卡农之并存第98-103页
  三、对称结构下的音乐符号现象:“十字架”作为音乐符号第103-108页
 第三节 结构对位手法:音乐元素间的关联性与结构共时性第108-114页
  一、音高组织与节奏形态的对位与共时第108-110页
  二、不同音乐元素的综合对位:以《篇章五则》第一乐章为例第110-114页
 第四节 序列主义音乐结构思维之审视:“关系”的透视与组合第114-120页
  一、关系的透视:序列音乐创作中不同层面的逻辑关系第114-117页
  二、关系的组合第117-120页
第五章 序列主义音乐文本整体结构设计思路及其过程化研究第120-148页
 第一节 音乐元素的转换调节与结构过程第120-132页
  一、音色的画面转换:从组合拼贴到线性统一第120-125页
  二、音高与节奏序列的画面转换:兼谈序列分割的内在统一性第125-128页
  三、数字、图像与音乐文本形态的画面转换第128-132页
   1. 数字与音乐文本的转化第128-129页
   2. 图像与音乐文本的转化第129-132页
 第二节 整体结构的封闭性形态及内在逻辑的秩序与过程第132-144页
  一、回文结构:以达拉皮科拉《告别》为例第132-137页
  二、音区分割的封闭性结构:以巴比特《为十二件乐器而作》为例第137-140页
  三、超级序列矩阵之形式的建构:以巴比特《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第140-144页
 第三节 序列主义音乐结构思维的再审视:过程的思维第144-148页
  一、转化的过程第144-145页
  二、推理的过程第145-146页
  三、结构搭建的过程第146-148页
第六章 结构主义思维:序列主义音乐创作与分析的路径与理念第148-167页
 第一节 文学、绘画、符号学中的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音乐第148-157页
  一、文学中的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音乐创作第149-151页
  二、绘画中的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音乐创作第151-154页
  三、符号学中的结构主义思维与序列音乐创作第154-157页
 第二节 序列音乐中的结构主义统构效力第157-163页
  一、关于整体性与封闭性第157-158页
  二、关于逻辑与秩序第158-161页
  三、关于自调性与转化性第161-163页
 第三节 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音乐创作与分析之反思第163-167页
  一、结构主义指导序列音乐创作与分析的价值与意义第163-164页
  二、结构主义指导序列音乐创作与分析的问题第164页
  三、结构与解构之辩第164-167页
结语第167-170页
附录一:论文所研究的巴比特与达拉皮科拉序列作品序列表第170-175页
附录二:密尔顿·巴比特作品目录第175-183页
附录三:路易吉·达拉皮科拉作品目录第183-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5页
后记第195-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
下一篇:“清商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