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试论句尾“了”的语法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0-15页
     ·关于“了_1”与“了_2”第10-11页
     ·有关“了”的产生时间,语法进程的研究第11页
     ·有关“了_2”的语法意义第11-15页
   ·本文的提出及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分析第16-45页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方法第16-19页
     ·关于语气词第16-17页
     ·肯定事态变化第17-18页
     ·体貌标记第18-19页
     ·分析方法第19页
   ·动词+句尾“了”第19-27页
     ·自主性动词第20-24页
     ·非自主动词第24-27页
   ·形容词+句尾“了”第27-35页
     ·形容词+句尾“了”第27-29页
     ·形容词+趋向补语+句尾“了”第29-31页
     ·形+了_1+数量+了_2第31-32页
     ·“太+形+了”第32-35页
   ·名词+句尾“了”第35页
   ·数量词+句尾“了”第35-36页
   ·句尾“了”的语义定位第36-43页
     ·语义定位第36-38页
     ·句尾“了”的完句作用第38-43页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了”语法化历程第45-59页
   ·引言第45-47页
     ·语法化定义综述第45页
     ·有关“了”的解释第45-4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了”字的用法第47-48页
     ·“了”为动词,表示“完成,结束”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中心语第47页
     ·“了”为动词,与其他动词构成“动词+宾语+了”的格式,表示谓语中心语的动作完成第47-48页
   ·唐、五代时期“了”字的用法第48-52页
     ·动词+句尾“了”第49-50页
     ·形容词+句尾“了”第50-51页
     ·“了也”第51页
     ·《祖堂集》中表现出的“了”的变化趋势第51-52页
   ·宋元时代“了”的使用情况第52-57页
   ·明清时代的“了”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结语第59-61页
附录 语料来源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建制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村民自治的难点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