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制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探讨 | 第21-32页 |
·本章引论 | 第21页 |
·代建制的概念 | 第21-24页 |
·定义 | 第21-23页 |
·对“代”的理解 | 第23-24页 |
·代建制特点 | 第24-25页 |
·代建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25-3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代建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26-28页 |
·代建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28-29页 |
·代建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代建制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措施 | 第32-48页 |
·本章引论 | 第32页 |
·中标方式的改进 | 第32-37页 |
·国外政府工程采购的中标方式 | 第32-33页 |
·代建制的中标方式 | 第33-35页 |
·对改进当前代建单位招标做法的建议 | 第35-37页 |
·招投标监督机制的改进 | 第37-47页 |
·招投标监督机构的比较 | 第37-39页 |
·招投标监督方式的比较 | 第39-42页 |
·招标保函在代建制招投标中的作用 | 第42-44页 |
·代建制招投标监督机制的改进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代建制道德风险问题解决措施 | 第48-79页 |
·代建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8-50页 |
·模型的前提假设 | 第50-51页 |
·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 | 第51-5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信息对称的情况 | 第52-53页 |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 第53-55页 |
·代建制合同激励机制分析 | 第55-69页 |
·激励强度分析 | 第55-57页 |
·政府投资人的期望收入与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57-58页 |
·代建合同激励指标分析 | 第58-62页 |
·代建合同激励强度的平衡性分析 | 第62-63页 |
·激励强度分析 | 第63-64页 |
·代建合同激励机制现状 | 第64-66页 |
·代建合同激励机制改进 | 第66-68页 |
·代建合同激励机制改进算例 | 第68-69页 |
·代建人声誉激励研究 | 第69-75页 |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代建人声誉问题 | 第69-70页 |
·代建人声誉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72-73页 |
·声誉机制有效执行的保证措施 | 第73-75页 |
·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度设计 | 第75-78页 |
·利用制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原理 | 第75页 |
·政府收集并提供信息的机制 | 第75-76页 |
·强制要求信息优势者提供信息的机制 | 第76-77页 |
·减少信息成本的机制 | 第77页 |
·对信息优势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制度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完善代建合同条件的探讨 | 第79-91页 |
·代建合同条件改进的建议 | 第79-84页 |
·完善代建合同条件的政策建议 | 第84-90页 |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 第84-85页 |
·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 | 第85-86页 |
·建立信用机制 | 第86-88页 |
·积极推进担保机制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92-94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92-93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