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 绪论 可信性起点 | 第5-21页 |
| 一、事实与逻辑 | 第5-9页 |
| 二、理解的过程与理解的循环 | 第9-10页 |
| 三、音乐理解所研究的范围 | 第10-12页 |
| 四、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 五、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概念及论域选择 | 第13-21页 |
| 第一章 理解本身 | 第21-43页 |
| 一、先验条件 | 第26-35页 |
| 1、主体 | 第26-31页 |
| (1) 能力 | 第27-31页 |
| a.天赋能力(时间、空间、因果律) | 第27-29页 |
| b. 后得能力(从经验到信念——感性、知性、理性) | 第29-31页 |
| 2、对象 | 第31-35页 |
| (1) 狭义的对象 | 第31-32页 |
| (2) 广义的对象 | 第32-35页 |
| 二、感性与理性 | 第35-39页 |
| 三、理解的尺度 | 第39-43页 |
| 第二章 理解途径 | 第43-85页 |
| 一、从语言到音乐语言 | 第43-60页 |
| 1、语言(language)、概念(concept)、观念(idea) | 第43-49页 |
| 2、音乐语言 | 第49-60页 |
| 二、音乐语言中的“家族相似” | 第60-85页 |
| 第三章 理解结果 | 第85-107页 |
| 一、事实真理与事实判断 | 第86-88页 |
| 二、理性真理与价值判断 | 第88-91页 |
| 三、音乐意义的不同层次 | 第91-98页 |
| 1、音乐语言的指向(即所指)意义 | 第91-95页 |
| ①表层意义 | 第91-93页 |
| ②深层意义 | 第93-95页 |
| 2、音乐语言的能指意义(形式美——即美学意义) | 第95-98页 |
| 四、音乐的文本概念 | 第98-103页 |
| 五、音乐概念、观念与家族相似 | 第103-107页 |
| 结语 音乐理解的意义生成及其同一性问题 | 第107-112页 |
| 一、音乐语言现象流 | 第107-108页 |
| 二、理解的历史性 | 第108-109页 |
| 三、理解的有限性 | 第109-110页 |
| 四、理解的标准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 后记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