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1 概述 | 第8页 |
| 2 近场声全息(NAH)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声全息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 ·国内近场声全息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3 声全息在运动声源识别中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 第10页 |
| 4 本论的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声学基础知识与概念 | 第12-34页 |
|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 ·基本声学量-声压、质点振速、压缩量、平面波、球面波 | 第12-16页 |
| ·声压、质点振速、压缩量 | 第12-13页 |
| ·平面波 | 第13-14页 |
| ·球面波 | 第14-16页 |
| ·噪声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声压 | 第16页 |
| ·声强 | 第16页 |
| ·声功率 | 第16-17页 |
| ·噪声的客观评价 | 第17-20页 |
|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 | 第17-18页 |
| ·声级的合成与分解 | 第18-20页 |
| ·噪声的主观评价 | 第20-26页 |
| ·响度级、等响曲线 | 第20-22页 |
| ·计权网络 | 第22-26页 |
| ·噪声频谱分析 | 第26-28页 |
| ·噪声测量 | 第28-34页 |
| ·噪声测量仪器 | 第28-30页 |
| ·噪声测试环境 | 第30-34页 |
| 第二章 运动声源的多普勒效应及其校正 | 第34-46页 |
| ·波源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都在两者连线上的多普勒效应 | 第34-35页 |
| ·波源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不在两者的连线上的多普勒效应 | 第35-39页 |
| ·多普勒效应 | 第39-40页 |
| ·多普勒校正分析 | 第40-43页 |
| ·频率讨论 | 第40-41页 |
| ·幅度讨论 | 第41-42页 |
| ·实例观察 | 第42-43页 |
| ·运动声源信号的多普勒校正仿真 | 第43-45页 |
|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基本理论 | 第46-60页 |
| ·声场中的基本方程 | 第46-50页 |
| ·几点假设 | 第46页 |
| ·连续性方程 | 第46-47页 |
| ·运动方程 | 第47-49页 |
| ·热力学状态方程式 | 第49页 |
| ·声场中的波动方程 | 第49-50页 |
| ·声全息技术基本理论----亥姆霍兹-基尔霍夫定理 | 第50-52页 |
| ·近场声全息技术理论推导 | 第52-59页 |
| ·引言 | 第52-54页 |
| ·瑞利第一积分公式 | 第54-57页 |
| ·空间任意场点全息公式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平面声全息重构的离散算法 | 第60-86页 |
| ·引言 | 第60-61页 |
| ·有限、离散化的假设条件 | 第61-62页 |
| ·近场声全息重构表达式的离散化 | 第62-65页 |
| ·全息数据的补零和格林函数的延拓转换 | 第65-69页 |
| ·全息复声压序列补零拓展 | 第65-66页 |
| ·格林函数空间转换 | 第66-69页 |
| ·格林函数的特性及其对平面声全息重构的影响 | 第69-74页 |
| ·实空间格林函数的衰减特性 | 第69-72页 |
| ·k - 空间抽样格林函数及特点 | 第72-74页 |
| ·仿真试验 | 第74-86页 |
| ·仿真参数 | 第74-76页 |
| ·分辨率 | 第76-78页 |
| ·高频混叠问题 | 第78-80页 |
| ·重建数据长度 | 第80-81页 |
| ·边界声源的影响问题 | 第81-82页 |
| ·多声源问题 | 第82-84页 |
| ·本章总结 | 第84-86页 |
| 第五章 基于声全息的运动车辆噪声源定位实验研究 | 第86-103页 |
| ·实验背景及流程 | 第86-87页 |
| ·实验信号测量过程与原理描述 | 第87-88页 |
| ·“十字”麦克阵列信号展开为全息网格信号 | 第88-92页 |
| ·水平麦克阵列 | 第89-90页 |
| ·垂直麦克阵列信号多普勒校正 | 第90-92页 |
| ·实验参数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 ·实验场地尺寸参数 | 第92页 |
| ·麦克阵列的参数 | 第92-93页 |
| ·实验车辆参数 | 第93页 |
| ·声源参数 | 第93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3-99页 |
| ·Hz 重建试验 | 第94-95页 |
| ·Hz 声源面重建试验 | 第95-97页 |
| ·Hz 声源面重建试验 | 第97-98页 |
| ·Hz 声源面重建试验 | 第98-99页 |
| ·没有参考声源试验结果 | 第99-102页 |
| ·速度、距离与时间关系 | 第99-100页 |
| ·重建[314.0 320.2 326.5]Hz(窄带信号)的声源分布 | 第100-101页 |
| ·重建[523.3 527.7 532.2]Hz(窄带信号)的声源分布 | 第101页 |
| ·重建[1039.8 1055.3 1071.1]Hz(窄带信号)的声源分布.. | 第101-102页 |
| ·本章总结 | 第102-103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 摘要 | 第106-108页 |
| Abstract | 第108-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绍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