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的艺术—论视唱训练中的艺术表现
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及价值 | 第8-9页 |
三、研究对象及形式 | 第9-10页 |
第一章 视唱的教学模式 | 第10-51页 |
第一节 视唱的基本能力要求 | 第10-12页 |
(一) 视唱训练所需要的基本嗓音条件 | 第10-11页 |
(二) 视唱所需的基本声乐技能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视唱的训练手段 | 第12-33页 |
(一) 不同旋律走向的演唱 | 第12-15页 |
(二) 不同速度与力度的演唱 | 第15-21页 |
(三) 特殊节奏形态的演唱 | 第21-25页 |
(四) 连音与跳音的演唱 | 第25-26页 |
(五) 调式变音的演唱 | 第26-28页 |
(六) 延长音与休止符的演唱 | 第28-29页 |
(七) 转调及乐句的演唱 | 第29-32页 |
(八) 不同类型音程的演唱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视唱的表现形式 | 第33-37页 |
(一) 单声部视唱 | 第34页 |
(二) 多声部视唱 | 第34-36页 |
(三) 弹唱 | 第36-37页 |
(四) 无伴奏视唱 | 第37页 |
第四节 对作品的分析与体验 | 第37-49页 |
(一) 来源于声乐作品 | 第38-40页 |
(二) 来源于器乐作品 | 第40-44页 |
(三) 来源于创作作品 | 第44-49页 |
第五节 声乐作品与视唱作品的共性与个性 | 第49-51页 |
第二章 视唱中艺术性的体现 | 第51-61页 |
第一节 视唱的心理表现 | 第51-53页 |
(一) 视唱前的心理准备 | 第51-52页 |
(二) 视唱时的心理活动特征 | 第52-53页 |
第二节 视唱的情感表现 | 第53-56页 |
(一) 作曲家的情感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54页 |
(二) 演唱者的情感在音乐中的表现 | 第54-56页 |
第三节 视唱中的绘画性思维 | 第56-58页 |
(一) 音乐中的绘画性元素 | 第56-57页 |
(二) 有关绘画的视唱改编作品 | 第57-58页 |
第四节 视唱中的文学性思维 | 第58-61页 |
(一) 视唱中的抒情因素 | 第59页 |
(二) 有关文学性内容的戏剧冲突 | 第59-61页 |
第三章 视唱的意义 | 第61-65页 |
第一节 技术性与艺术表现力的统一 | 第61-62页 |
第二节 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 第62-63页 |
第三节 视唱中的审美体验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65-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