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 ·反拨效应的定义 | 第13-14页 |
| ·反拨效应的种类 | 第14-15页 |
|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 | 第15-19页 |
| ·反拨效应假设 | 第15-16页 |
| ·“PPP”反拨效应模式 | 第16-17页 |
| ·显性—隐性反拨效应 | 第17-19页 |
|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19-23页 |
| ·全文篇章安排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4-32页 |
| ·研究构想与思路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及对象 | 第25-29页 |
| ·课堂观察 | 第26-27页 |
| ·课堂观察记录项的来源 | 第26-27页 |
| ·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过程 | 第27页 |
| ·课堂观察记录表内容的简述 | 第27页 |
| ·问卷调查 | 第27-29页 |
| ·问卷内容的来源 | 第28页 |
| ·调查问卷内容的简述 | 第28-29页 |
| ·访谈 | 第29页 |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9-32页 |
| ·信度分析 | 第29-30页 |
| ·效度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2-56页 |
| ·教学现状 | 第32-36页 |
| ·教学内容 | 第32-33页 |
| ·教学方法 | 第33-35页 |
| ·教学速度、深度、广度 | 第35页 |
| ·教学态度 | 第35-36页 |
| ·专家对PEPEC 的认识和理解 | 第36-41页 |
| ·PEPEC 考试的性质和特征 | 第36-37页 |
| ·PEPEC 考试正面的、负面的反拨效应 | 第37-38页 |
| ·其他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结论在PEPEC 的反拨效应研究中是否可推广 | 第38-40页 |
| ·取消PEPEC 考试的结果 | 第40-41页 |
| ·教师和学生对PEPEC 的认识和理解 | 第41-49页 |
| ·PEPEC 是否对飞行英语教和学产生反拨效应 | 第41-43页 |
| ·PEPEC 对飞行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影响 | 第43-44页 |
| ·PEPEC 对飞行英语学习各方面的影响 | 第44-48页 |
| ·教师和学生对PEPEC 考试反拨效应的整体评价 | 第48-49页 |
| ·影响飞行英语教学的其他因素 | 第49-56页 |
| ·管理措施 | 第49-51页 |
| ·教师因素 | 第51-53页 |
| ·学生因素 | 第53-56页 |
| 第四章 PEPEC 被了解程度及学生何时参考的分析 | 第56-66页 |
| ·PEPEC 考试是否被教师和学生所了解 | 第56-62页 |
| ·飞行学生何时参加PEPEC 考试 | 第62-6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第66-73页 |
| ·主要研究发现 | 第67-70页 |
| ·建议 | 第70-71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缺陷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录一:PEPEC 专家调查问卷 | 第76-81页 |
| 附录二:飞行英语教师调查问卷 | 第81-85页 |
| 附录三:飞行学生调查问卷 | 第85-89页 |
| 附录四:课堂观察记录表 | 第89-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