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 第1-7页 |
二、抗战文学中重庆主题的体现类型 | 第7-19页 |
(一) 幻想:对重庆的向往和好奇 | 第7-8页 |
(二) 体验:在重庆的生活记录和观察 | 第8-12页 |
(三) 批判:对重庆现实的暴露和讽刺 | 第12-15页 |
(四) 开掘:对重庆内核和人性的发现和关注 | 第15-19页 |
三、战时重庆与作家的创作 | 第19-26页 |
(一) 障碍与认同 | 第19-23页 |
(二) 想象与再创作 | 第23-26页 |
四、抗战文学的重庆主题与现代文学的上海主题、北京主题之比较 | 第26-33页 |
(一) 不一样的文学背景 | 第27-29页 |
(二) 文学中的北京人、上海人、重庆人 | 第29-31页 |
(三) 文学城市风格比较:回忆之城、消费之城和漂泊之城 | 第31-33页 |
五、文学中的重庆——大市场形象 | 第33-36页 |
六、结语 | 第36-38页 |
注释 | 第38-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