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第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的意义 | 第9-10页 |
·有利于国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9页 |
·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发展与成才 | 第9页 |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第9-10页 |
第二部分·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就业指导的内涵 | 第10页 |
·职业生涯发展观的提出 | 第10-11页 |
·西方学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 第11-15页 |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1-12页 |
·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高桥宪行的生涯发展理论 | 第14页 |
·霍兰德的生涯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职业生涯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 第15-17页 |
第三部分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以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为例 | 第17-26页 |
·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 | 第17-19页 |
·概述 | 第17页 |
·特点 | 第17-18页 |
·机构设置 | 第18-19页 |
·职业生涯规划法制化 | 第19页 |
·日本政府部门及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 第19-20页 |
·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 | 第19-20页 |
·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 | 第20页 |
·加拿大政府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 第20-22页 |
·政府和学校形成了相互衔接的就业指导网络 | 第20-21页 |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专业化、操作规范 | 第21页 |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工作实习是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有效渠道 | 第21-22页 |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各自的定位办学,各有特色 | 第22页 |
·其他国家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状况综述 | 第22-24页 |
·英国:名校毕业生更有优势 | 第22-23页 |
·俄罗斯:平静面对改行 | 第23页 |
·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员化 | 第23-24页 |
·韩国、丹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 第24页 |
·法国: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 | 第24页 |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 | 第24-26页 |
·运作方式体系化 | 第24页 |
·信息平台全国化 | 第24-25页 |
·择业观念自主化 | 第25页 |
·生涯规划全程化 | 第25页 |
·指导人员专业化 | 第25页 |
·经费投入充足化 | 第25页 |
·信息服务网络化 | 第25-26页 |
第四部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成效与问题 | 第26-33页 |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 第26-30页 |
·就业形势 | 第26页 |
·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进展与任务 | 第30-31页 |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 | 第31页 |
·就业指导观念的陈旧性 | 第31页 |
·就业指导渠道的单一性 | 第31-32页 |
·就业指导队伍的非专业性 | 第32页 |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 | 第32页 |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协调性 | 第32-33页 |
第五部分·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对策思考 | 第33-37页 |
·加强就业指导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的法规。 | 第33页 |
·转变就业指导观念,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 第33页 |
·强化就业指导机制,建立专门化就业指导机构。 | 第33-34页 |
·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34页 |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条件。 | 第34页 |
·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素质。 | 第34-35页 |
·就业指导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 第35页 |
·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就业指导要各有特色。 | 第35-36页 |
·大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第36页 |
·加快立法进程,制定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法规。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