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轴承寿命理论的发展 | 第10页 |
·论文的工程背景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预备知识 | 第12-22页 |
·轴承疲劳寿命的定义 | 第12页 |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构成 | 第12-13页 |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背景知识 | 第13-14页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第14-16页 |
·典型现场总线简介 | 第16-17页 |
·基金会现场总线 | 第16页 |
·LonWorks | 第16页 |
·Profibus | 第16-17页 |
·HART | 第17页 |
·CAN总线 | 第17页 |
·CAN总线 | 第17-21页 |
·CAN总线概述 | 第17-18页 |
·CAN总线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CAN节点的分层结构 | 第18-19页 |
·报文传送及帧的结构 | 第19-20页 |
·CAN总线的优点 | 第20-21页 |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21-22页 |
第3章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22-30页 |
·PLC概论 | 第22页 |
·PLC系统组成及结构 | 第22-24页 |
·PLC的硬件 | 第23页 |
·PLC的软件 | 第23-24页 |
·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 第24-25页 |
·PLC、DCS和 FCS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25-28页 |
·PLC的特点 | 第26页 |
·DCS或TDCS | 第26-27页 |
·FCS | 第27-28页 |
·PLC的通信及网络 | 第28-30页 |
第4章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42页 |
·轴承疲劳寿命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0-33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0-33页 |
·疲劳寿命试验机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33-34页 |
·检测系统元器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检测系统的控制器 | 第35-36页 |
·检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 第36-39页 |
·检测系统的输入模块 | 第36-37页 |
·检测系统的输出模块 | 第37-39页 |
·数据通讯部分 | 第39-40页 |
·上位机功能 | 第40-42页 |
第5章 RS232/CAN通信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0页 |
·RS232/CAN卡的结构 | 第42-43页 |
·RS232/CAN卡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其功能的实现 | 第43-47页 |
·SJA1000独立CAN控制器 | 第43-44页 |
·CAN总线驱动器 PCA82C250 | 第44页 |
·通用阵列逻辑 GAL | 第44-45页 |
·DC/DC转换器 | 第45-46页 |
·“看门狗”(Watchdog) | 第46-47页 |
·RS/232-CAN卡的软件设计 | 第47-50页 |
·软件协议 | 第47-48页 |
·主程序流程图 | 第48-50页 |
第6章 先进疲劳度理论应用的探索 | 第50-55页 |
·影响轴承疲劳度寿命的主要因素 | 第50-52页 |
·可靠性对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0页 |
·润滑对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0-51页 |
·润滑剂的清洁度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51页 |
·对轴承疲劳寿命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 | 第51-52页 |
·疲劳度寿命的计算 | 第52-53页 |
·最新疲劳寿命理论及应用 | 第53-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