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第1-6页 |
第2章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 第6-9页 |
2.1 思想政治课的功能和地位 | 第6-7页 |
2.1.1 思想政治课的功能 | 第6页 |
2.1.2 思想政治课的地位 | 第6-7页 |
2.2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 第7-9页 |
第3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式的现状与辨析 | 第9-13页 |
3.1 评价手段变成评价目的 | 第9-10页 |
3.2 学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单一化 | 第10页 |
3.3 片面强调评价的鉴别与选拔作用 | 第10-11页 |
3.4 忽视个体性、差异性 | 第11页 |
3.5 在不平等的情景中进行评价 | 第11-13页 |
第4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 第13-34页 |
4.1 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的原则 | 第13-14页 |
4.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 第14-34页 |
4.2.1 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 | 第14-15页 |
4.2.2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 第15-34页 |
4.2.2.1 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性评价 | 第15-21页 |
4.2.2.2 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 | 第21-22页 |
4.2.2.3 建立长远的、宽泛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 第22-26页 |
4.2.2.4 学业评价应当体现出评价的个性、差异性 | 第26-27页 |
4.2.2.5 建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平等的关系 | 第27页 |
4.2.2.6 淡化鉴定、分级等功能,强调评价的研究和促进发展的功能 | 第27-28页 |
4.2.2.7 从“封闭性试题”向“开放性试题”转变 | 第28-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