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 第11-2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企业价值的四种形式 | 第12-14页 |
·企业所处状态 | 第12页 |
·账面价值 | 第12-13页 |
·市场价值 | 第13页 |
·清算价值 | 第13页 |
·贴现评估价值 | 第13-14页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 第14-23页 |
·贴现现金流量法 | 第14-20页 |
·账面价值法 | 第20-21页 |
·成本法 | 第21-22页 |
·市场价值法 | 第22-23页 |
·净资产系数加成法 | 第23页 |
·吸收合并及其本质 | 第23-24页 |
·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吸收合并中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中价值评估分析 | 第26-36页 |
·吸收合并双方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吸收合并方TCL集团简介 | 第26页 |
·被吸收合并方TCL通讯简介 | 第26-27页 |
·吸收合并的动因 | 第27-29页 |
·吸收合并的意义 | 第27页 |
·TCL集团同意吸收合并的理由 | 第27-28页 |
·TCL通讯同意被吸收合并的理由 | 第28-29页 |
·吸收合并方案中折股价格及折股比例的确定 | 第29-30页 |
·吸收合并的方式 | 第29页 |
·折股价格 | 第29页 |
·折股比例的估算 | 第29-30页 |
·对TCL通讯折股价格的评价 | 第30-33页 |
·历史股价分析 | 第30-31页 |
·可比公司估值分析 | 第31-32页 |
·贴现现金流量法估值分析 | 第32-33页 |
·对TCL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盈率的分析 | 第33-36页 |
第3章 贴现现金流量法在TCL集团吸收合并中的应用 | 第36-45页 |
·吸收合并双方财务分析 | 第36-40页 |
·吸收合并方TCL集团的财务分析 | 第36-38页 |
·被吸收合并方TCL通讯的财务分析 | 第38-40页 |
·价值形式的选择 | 第40页 |
·TCL通讯价值评估 | 第40-42页 |
·历史绩效分析 | 第40-41页 |
·资本成本的估算 | 第41-42页 |
·绩效预测 | 第42页 |
·TCL通讯价值的计算 | 第42页 |
·企业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 第42页 |
·TCL集团价值评估 | 第42-45页 |
·历史绩效分析 | 第43页 |
·资本成本的估算 | 第43页 |
·绩效预测 | 第43页 |
·TCL集团公司价值的计算 | 第43-44页 |
·企业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 第44-45页 |
第4章 贴现现金流量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5-53页 |
·贴现现金流量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贴现现金流量法还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 | 第45-46页 |
·中介机构的发展滞后,阻碍了贴现现金流量法的推广应用 | 第46页 |
·吸收合并中涉及的相关信息披露不规范,使贴现现金流量法的评估风险加大 | 第46-47页 |
·不规范的二级市场增加了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的难度 | 第47页 |
·完善贴现现金流量法在运用中的对策 | 第47-53页 |
·加强有关配套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的建设 | 第47-48页 |
·加强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 第48页 |
·贴现现金流量法在评估中的风险及防范 | 第48-49页 |
·商誉应由吸收合并方与目标企业间协议作价 | 第49-51页 |
·合理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法的评估模型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