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 | 第13-23页 |
第一节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译介 | 第13-17页 |
第二节 中国在译介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和实绩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的译介历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 第19-20页 |
结语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女性主义和翻译的历史地位及现状 | 第23-28页 |
第一节 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地位及现状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翻译的历史地位及现状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语言、性别与翻译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传统的性别语言与翻译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写作的实验性语言与翻译 | 第32-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文化、性别与翻译 | 第38-45页 |
第一节 翻译中的“文化补偿”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文化传递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女性主义与翻译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翻译者的“身份”问题 | 第45-49页 |
第二节 寻找被“埋没”的女性主义作家和译者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双性共体”与翻译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后 记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