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1章 计算机音乐的定义以及发展综述 | 第9-19页 |
1.1 计算机音乐的定义 | 第9-10页 |
1.2 计算机音乐的发展综述 | 第10-17页 |
1.2.1 计算机的发展为计算机音乐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 第10-11页 |
1.2.2 电子音乐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第11-12页 |
1.2.3 从电子音乐到计算机音乐的过渡使之逐渐成熟 | 第12-17页 |
1.3 计算机音乐在我国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2章 调查对象、范围、方法的选择 | 第19-22页 |
2.1 调查对象和范围的选择 | 第19-20页 |
2.1.1 美国被调查大学的选择 | 第19-20页 |
2.1.2 国内被调查大学的选择 | 第20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20-22页 |
2.2.1 网上资料检索和搜集 | 第20-21页 |
2.2.2 个别访谈与交流 | 第21-22页 |
第3章 课程开设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32页 |
3.1 样本的选择与被统计院校的分类 | 第22页 |
3.2 美国大学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开设情况 | 第22-27页 |
3.2.1 开设课程学校的数量统计 | 第22-23页 |
3.2.2 课程所属专业统计 | 第23-25页 |
3.2.3 音乐专业中开设课程统计 | 第25-26页 |
3.2.4 专门研究中心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数量统计 | 第26-27页 |
3.3 中国大学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开设情况 | 第27-30页 |
3.3.1 开设课程学校数量统计 | 第27-28页 |
3.3.2 课程所属专业统计 | 第28-29页 |
3.3.3 音乐系科中开设课程范围统计 | 第29-30页 |
3.3.4 专门研究中心数量统计 | 第30页 |
3.4 统计结果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课程的结构、内容的相关数据统计 | 第32-62页 |
4.1 样本的选择与被统计课程的分类 | 第32-33页 |
4.1.1 样本的选择 | 第32页 |
4.1.2 课程的分类 | 第32-33页 |
4.2 美国大学计算机音乐课程的结构、内容相关数据统计 | 第33-42页 |
4.2.1 课程数量的统计 | 第33-34页 |
4.2.2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计 | 第34-41页 |
4.2.3 课程跨学科统计 | 第41-42页 |
4.3 中国大学计算机音乐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计 | 第42-45页 |
4.3.1 课程数量的统计 | 第42-43页 |
4.3.2 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计 | 第43-45页 |
4.3.3 课程跨学科统计 | 第45页 |
4.4 个案对比 | 第45-56页 |
4.4.1 学科介绍性质课程案例与对比 | 第45-51页 |
4.4.2 应用性质课程案例与对比 | 第51-56页 |
4.5 统计结果小结 | 第56-62页 |
第5章 师资规模与教师专业背景统计 | 第62-67页 |
5.1 样本的选择与专业背景的分类 | 第62页 |
5.1.1 样本的选择 | 第62页 |
5.1.2 专业背景的界定与分类 | 第62页 |
5.2 美国大学师资规模与教师专业背景统计 | 第62-64页 |
5.2.1 师资规模 | 第62-63页 |
5.2.2 教师专业背景 | 第63-64页 |
5.3 国内大学师资规模与教师专业背景统计 | 第64-66页 |
5.3.1 师资规模 | 第64-65页 |
5.3.2 教师专业背景 | 第65-66页 |
5.4 统计结果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建议与发展策略 | 第67-71页 |
6.1 扩大计算机音乐教育规模是当务之急 | 第67-68页 |
6.2 加强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建设是发展的关键 | 第68-70页 |
6.3 教师队伍建设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 第70-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一、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1页 |
二、 论文的发展研究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一 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78-86页 |
一 美国大学计算机音乐相关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78-84页 |
二 中国大学计算机音乐相关课程结构与内容 | 第84-86页 |
附录二 被调查学校及其排名 | 第86-90页 |
一 美国大学及排名 | 第86-88页 |
二 中国大学及排名 | 第88-90页 |
附录三 研究生学习期间参与研究课题与发表的文章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