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 第1页 |
| 1. 什么是主体性 | 第5-7页 |
| 1.1 对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理解 | 第5-6页 |
| 1.2 高中学生主体性的特征 | 第6-7页 |
| 2. 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 第7-10页 |
| 2.1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需要与兴趣 | 第7-8页 |
| 2.2 从哲学角度分析——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 第8-9页 |
| 2.3 高中生主体性培养的意义——个人、学校、社会三维一体 | 第9-10页 |
| 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 第10-20页 |
| 3.1 改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10-11页 |
| 3.2 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 第11-13页 |
| 3.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 | 第13-14页 |
| 3.4 创设教育情景,培养学生主体性 | 第14-17页 |
| 3.5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 第17-18页 |
| 3.6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 第18-19页 |
| 3.7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19-20页 |
| 4. 教学试验的初步效果 | 第20-21页 |
| 5. 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 第21-22页 |
| 结论 | 第22-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5页 |
| 中文摘要 | 第25-28页 |